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四川民生经济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九 砥砺奋进七十年 四川农民生活换新颜
发布时间:2021-08-05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人民网成都9月11日电(朱虹)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四川始终把“促进农民增收,持续改善民生”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拓宽农村居民增收渠道,经过七十年的砥砺奋进,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四十年的持续稳定发展,农民收入大幅增长、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大踏步地向小康生活迈进。
七十年来四川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六个阶段
据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消息,1952年至2018年,四川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5元增加到13331元,增长295.2倍,年均增长8.9%。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大致经历了六个阶段:
一是改革开放前的低速增长阶段。1977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元,比1952年的45元增长1.5倍,年均增加3元,年均增长3.6%。二是1978-1990年的较快增长阶段。这一阶段,改革开放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释放。1978年至1990年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17元增加到558元,增长3.8倍,年均增加37元,年均增长13.9%。三是1991-1997年的快速增长阶段。这一阶段,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强劲,收入水平突破千元大关。1991年至1997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590元增加到1681元,增长2.0倍,年均增长达17.1%。四是1998-2003年的平稳增长阶段。这一阶段,农村居民收入增速有所放慢,但收入水平实现新跨越,人均收入超过两千元,由1998年的1797元增加到2003年的2296元,累计增长36.2%,年均增长5.3%。五是2004-2012年的持续较快增长阶段。这一阶段,党中央连年以中央一号文件部署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成倍增长,由2004年的2599元增加到2012年的7432元,增长2.2倍,年均增长14.0%。六是2013-2018年的高质量增长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改善民生放在经济工作首位,高度重视农村发展,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大关、实现高质量增长,由2013年的8381元增加到2018年的13331元,增长了79.4%,年均增长10.2%。
收入渠道实现多样化
新中国成立至八十年代,农村居民收入主要以集体收入为主,收入来源单一,而随着国家推进改革开放,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力,农村居民外出务工,增收渠道实现多元化。
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村居民增收重要来源。2018年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4311元,比1980年的20元增长210.3倍,年均增长15.1%。占可支配收入比重由1980年的10.9%提高到2018年的32.3%,提高21.4个百分点,对农村居民增收贡献率达到32.6%。
家庭经营收入是农村居民增收主要动力。2018年,四川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5117元,比1980年的150元,增长33.1倍,年均增长9.7%,占农村居民收入比重38.4%,在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四大来源中占居首位,对可支配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37.8%。
转移收入成为农村居民增收重要保障。2018年,四川农村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3524元,比1980年增长2035.8倍,年均增长22.2%,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26.4%,对农村居民增收贡献率达到26.8%。
财产收入成为农村居民增收重要渠道。2018年,四川农村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379元,比1980年增长23.4倍,年均增长8.8%,农村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2.8%。
农村居民生活变化巨大,由贫困迈向全面小康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其生活状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摆脱贫穷,到解决温饱,再到实现小康。1952年四川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仅为41元,到2018年已增至人均12723元,增长了309.3倍,年均增长8.9%;恩格尔系数(食品占消费支出的比重)由1952年的72.5%下降至2018年的35.2%。按国际通行标准,四川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已达到小康水平。
吃的方面:由满足吃饱向注重营养健康转变。2018年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支出4552元,比1980年增长39.7倍,年均增长10.2%。1990年以前,四川农村居民食品主要以粮食、蔬菜为主,其中粮食由1978年的人均164公斤上升到1990年260公斤,增长58.5%,人均蔬菜由1980年的147公斤,增加到1990年的161公斤,增长9.5%。自1990年后至2018年,肉类、蔬菜消费比重下降,而蛋类、水果等消费比重不断上升。2018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粮食、油脂、肉类、蛋类、瓜果、奶制品分别为179公斤、12公斤、45公斤、8公斤、27公斤、8公斤,与1990年相比,粮食、蔬菜消费下降33.3%、29.3%,而油脂、肉类、蛋类、瓜果、奶类消费则分别增长了2.0倍、1.3倍、3.1倍、8.5倍和19.2倍。
穿的方面:从穿暖向时尚化转变。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居民对衣着的需求较为简单,主要是保暖御寒,随着改革开放以后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农村居民在穿着上以购买成衣为主,体现个性化,讲究质量和时尚。2018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716元,比1980年增长40.2倍,年均增长10.3%。
用的方面:耐用消费品加速升级换代。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四川农村居民家庭基本没有什么耐用消费品,到了八十年代,手表、自行车和缝纫机才成为部分家庭婚嫁必备的“三大件”,到九十年,冰箱、洗衣机、彩色电视机成为农村居民家庭青睐的“三大件”。2000年全省农村每百户家庭拥有冰箱4.8台,洗衣机16.4台,彩电34.2台;2018年农村每百户家庭拥有冰箱96.7台、洗衣机90.5台、彩电113.9台,“新三件”基本实现普及,成为农村家庭生活必需品;进入21世纪,空调、热水器、移动电话、计算机、汽车走入农村家庭。2018年末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空调、热水器、移动电话、计算机、汽车数量分别达51.1台、71.7台、258.5部、18.5台、15.5辆。
住的方面:由满足“有住”向讲究“住好”转变。新中国成立以来,四川农村居民的住房经历了茅草房、土坯房到砖瓦房,再到小洋楼的三次更新换代升级,不仅居住面积增加了,而且日益宽敞明亮,水、电、气配套设施齐全的住房越来越多。2018年四川农村家庭人均年末使用房屋面积为49.2平方米,是1952年人均面积6.5平方米的7.6倍,是1980年人均8.8平方米的5.6倍。其中,住房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砖混结构的家庭(户)占比分别为22.9%、42.7%。此外,农民使用水冲式厕所家庭比例达到35.3%,使用管道供水的家庭比例达到67.8%,有40.6%的家庭用上了清洁卫生的管道气和电作为炊事燃料,59.5%的家庭有家用洗澡热水器。
行和交流方面:从靠走路写信到乘车微信转变。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这段时间,农村居民出行基本靠走路,到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部分家庭有了自行车,90年代到二十一世纪初,摩托车逐渐成为一些农村居民家庭的出行工具,2010年前后家用轿车逐步进入农村家庭。2018年末全省农村每百户家庭拥有摩托车48.7台、汽车15.5台,拥有固定电话24.9部、手机258.5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