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技术网-河南网站建设-上海网站建设-SEO优化-网络营销-SEO三人行

  • 专注网站建设 服务热线: 13061801310

当前位置:我爱技术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文昌发射场那些乘风破浪的航天姐姐

发布时间:2020-07-24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7月23日消息(记者吴岳文 通讯员何玲)20岁,她们在青春最美的年华走进闭塞的大山,逐梦星辰。30岁,她们在初为人母的阶段踏上海岛,二次创业。40岁,她们在家庭事业的双重挑战下突围向前,征战太空。当长征五号托举着天问一号直奔寰宇,40+的她们扛起责任和使命,坐镇发射场各个关键岗位。从北斗组网到嫦娥奔月、从天舟遨游到火星探测,一路走来,她们乘风破浪向天行,是征战星辰大海一支重要的“她”力量。

张秋燕

她手握着火箭飞行安全的最后一道保险

文昌发射场那些乘风破浪的航天姐姐

张秋燕

42岁的张秋燕是此次探火任务的安控助理兼外测总体系统工程师。“如同飞机飞行的‘黑色13分’,火箭飞行也有至关重要的‘黄金10秒’。”张秋燕说,一旦火箭起飞后出现故障,她必须在短短10秒内,根据20多类图像、曲线和近百个关键数据,做出正确的安全判断,协助安控指挥员迅速决策,实施安全控制炸毁,确保发射场和航区内的重要目标安全。手握火箭飞行安全的最后一道保险,这个岗位有多重、这份责任有多大,不言而喻。

2003年,带着对航天的向往,大学毕业的张秋燕从八百里秦川走进了川西大凉山,成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技术部一名系统工程师。本科学的是信息,岗位却是测控,张秋燕的成长注定不易。从普通雷达岗位到测控总体,张秋燕一步步挑战自己,一步步学习成长,排除重大故障、公开出版教材、完成多项研究、获得众多奖项,平淡娴静的陕西妹子内心却倔强要强,逐渐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测控高手。

2015年,张秋燕从西昌转战文昌,参与到文昌发射场的建设中,不仅扛起了“海南发射场大口径无线电设备标校方法研究”等课题攻关任务,还承担起了两型火箭发射的安控工作。

长征七号首飞时,火箭点火起飞后10秒左右,实时显示的火箭飞行弹道参数出现了异常偏差并超出了设定的安全红线,安控工作间内十分安静,紧张到令人窒息。坐镇安控台前的张秋燕,迅速查看辅助图像和关键参数,辅助安控指挥员很快给出了“系设备测量偶发误差,火箭本身飞行正常”的判断。最终火箭成功飞天,印证了他们的判断。

火星探测任务启动后,她和岗位人员重新拟制了近万字的安控方案,全程参与次次安控演练,每一项测试、每一次联调都以首次的标准和警醒准备和参与。虽然,已经顺利完成了文昌发射场5次任务的安控工作,火箭升空的那一刻,张秋燕还是有点小紧张,她说,为了万无一失的目标,他们把安控工作尽力做精做细做极致,同样也为了万无一失的目标,却希望这项工作永远备而不用。

宋玉红

她是用心守护着发射场的千里眼顺风耳

文昌发射场那些乘风破浪的航天姐姐

宋玉红

47岁的宋玉红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技术部通信系统工程师,在此次探火任务中负责光纤通信系统技术总体工作。

通信工作在航天发射中担任信息传输“大动脉”的角色,如同人的眼睛和耳朵,是发射任务顺利实施的前提和基础。

1998年大学毕业后,宋玉红选择了距离老家辽宁北镇千里之遥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追逐人生的自由和理想。地处深山、信息不畅、交通不便、条件艰苦,初来乍到的新鲜感很快被失落代替。“后来决定考研究生,觉得环境是清苦的,但人不能虚度光阴,应该争取一切可能去充实、丰富和提高自己!”说起往事,宋玉红依然自信坚韧。2007年,宋玉红研究生毕业回到单位,先后在中心技术部保密管理、一体化体系、指挥通信等多个岗位摔打磨砺,航天之路走得积极而充实。

2014年,宋玉红从西昌调到海南,负责文昌航天发射场通信系统技术抓总牵头工作。由于发射场地理气象条件复杂、加之业务范围覆盖广、辐射时间长、任务标准高,要做到“迅速、准确、安全和不间断”的保障难度非常大,因此,宋玉红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团队成员的工作标准要求都特别高。在先期铺设海口办公区的通信电缆时,要在二十多亩的荒地中找到四个通信井盖,地上到处是鬼针草和带刺的藤,她带头走进草刺堆里寻找,皮肤被划出一道道的血口子。无论是日常维护还是任务测试,她总是亲力亲为,不肯放过任何一个参数和细节。团队里很多年轻同事刚来时,常常因为工作的疏忽而被宋玉红训斥,但谁也没有因此埋怨,反而感激宋玉红的严格要求,很快养成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宋姐是那种不服输、特别能吃苦、特别讲原则的人。无论是对待工作的态度还是对待人生的追求,她都给我们树立了榜样,并且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带动着我们!”团队里的年轻同事这样评价她。

负责通信团队工作以来,宋玉红凭借扎实的作风和过硬的能力,带领通信保障团队出色完成了文昌发射场历次航天任务的通信保障工作。现在除了忙任务,宋玉红还在积极参与一些项目研究,致力于提高两个发射场航天业务网的管理效率,进一步实现两个发射场通信系统智能高效联通,让它更好地助力任务的完成。

高东群

她被誉为发射场“移动的遥测大纲”

文昌发射场那些乘风破浪的航天姐姐

高东群

43岁的高东群在此次探火任务中负责实时—遥测数据处理工作。

认识高东群的人,都熟识她脸上浅浅的笑容。无论是在机房还是办公室,她脸上有对工作藏不住的热爱。2000年,从重庆大学毕业后,高东群成为一名光荣的西昌航天人,先后从事过中心宜宾测量站遥测岗位、技术部数据处理岗位等多个系统工作。2014年,为了追逐“大火箭”的梦想,她转战文昌发射场,走上中心机系统岗位,在全新的征途上开始新的追梦历程。

2015年,文昌发射场迎来了“大火箭”的合练任务,中心机软件研发工作也进入攻关阶段,软件的开发和调试工作压力巨大。高东群负责的遥测数据处理岗位,由于数据庞大、类别繁多,是工作量最大、最重的岗位。为了不耽误进度,她连续几个月宅在机房里逐个参数、逐个算法地比对处理结果,终于圆满完成了中心机遥测软件的开发和测试工作,并在后续的长五首飞、长七首飞中圆满完成了几千个参数的实时处理任务。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文昌发射场那些乘风破浪的航天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