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杭州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1-09-09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
关于杭州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6年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06年2月16日在杭州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书面报告杭州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5年,在省委、省政府和中共杭州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解放思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实施“五大战略”,加快破解“七大问题”,努力打造“平安杭州”,积极引领“和谐创业”,着力构建“和谐杭州”,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快又好发展势头,完成了市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产业结构继续改善
经初步核算,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2918.61亿元,增长12.5%,超过全年预期目标,并连续15年实现两位数增长。第一产业增加值145.36亿元,增长4%;第二产业增加值1496.15亿元,增长11.6%,其中工业增加值1330.39亿元,增长12%;第三产业增加值1277.10亿元,增长14.7%。三次产业比例为5.0:51.2:43.8,服务业比重创历史新高。
(二)农业经济快速增长,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
2005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达186.2千公顷,粮食总产量达103.5万吨。全市农业总产值实现219.48亿元,同比增长10.7%,其中特色优势产业产值148.9亿元,占比达67.8%;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年销售产值1亿元以上的加工型农业龙头企业达46家,建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316家。积极办好“九件实事”,“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完成47个示范村、353个重点整治村的任务;培训农民25.1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5.2万人;开展“49100”帮扶工程,实施市级帮扶项目321个。
(三)工业经济平稳增长,高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2005年,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5332.83亿元,同比增长22.1%;实现利税总额442.65亿元,同比增长9.1%;实现利润总额233.74亿元,同比增长2.8%;省级以上新产品产值率达到4.8%。高技术产业发展加速,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产业实现工业销售产值803.74亿元,增长11.3%,占比15.1%;杭州高新区通信产业园、经济技术开发区计算机与网络产品产业园、富阳光纤光缆产业园跻身全国首批电子信息产业园;通信、软件、集成电路设计、数字电视、动漫、网络游戏6条“产业链”已初步形成。
(四)服务业发展逐步加快,旅游消费拉动明显增强
我市加快发展服务业“1+9”会议召开后,在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的作用下,2005年服务业发展明显加速。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年旅游入境游客151.36万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7.58亿美元,分别增长22.6%和26.8%;接待国内游客3265.9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04亿元,分别增长8.3%和11.9%;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一期建成并对外开放,旅行社进一步做大做强,旅游设施不断完善,休博会有关场馆建设进展顺利,乡村旅游、工业旅游和特色旅游蓬勃发展。商贸业稳步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5.43亿元,同比增长14%,特色餐饮消费趋旺,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增强;农村消费市场增长加快,乡镇连锁超市覆盖率达79.9%。金融业对外开放进程加快。杭州联合农村合作银行挂牌开业,澳洲联邦银行投资入股杭州市商业银行,日本三井住友银行和香港东亚银行相继在我市开设分行。我市被中国社科院评为全国金融生态一级城市。房地产业进入调整稳定期。认真贯彻国家房地产有关政策,我市房地产市场保持健康、稳定发展。商品房价格趋稳,理性消费意识逐步树立。政府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全年完成新开工经济适用房和拆迁安置房两个“100万平方米”。另外,信息软件、文化、中介和社区等服务业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
(五)投资保持适度增长,重点项目进展顺利
在“两项制度、两项活动”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动下,经过努力,全市超额完成2005年项目用地的农转用报批工作,有效缓解建设用地矛盾。2005年我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86.68亿元,增长15.3%;其中限额以上投资完成1277.24亿元,增长16%。
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2005年,187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93.4亿元。一大批电源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半山天然气发电厂1、2、3号机组全部建成并投入商业运行;分水江水利枢纽工程下闸蓄水,发电机组已试发电1000多万度;华光潭梯级电站二级电站已建成,一级电站1、2号机组已投产;富春环保热电项目3炉2机投运;富阳华源电热有限公司国家高技术产业化工程建成试生产。交通建设项目成果丰硕,杭新景高速公路袁浦至洋溪段通车,江东大桥开工。其它重点项目建设进展加快,松下家电生产线项目主体建设完成,市委党校、红会医院等项目已开工。
(六)体制改革迈出新步伐,扩大开放取得新突破
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组建了市国资委、市发改委、市文化广播新闻出版局和市行政服务中心、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行政机构,积极稳妥推进城区、开发区货币化公车改革,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推进国有企业“二次改制”,解决一批遗留问题。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国有企业改革,探索水务一体化体制。实施省市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出台城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政策。推进农村社区股份制改革,全市已设立股份经济合作社186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行管办分离、文化行政管理和文化执法分离。制定生态补偿、工资协商、人民调解等政策法规,积极构筑社会利益平衡机制。开展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申报工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成效显著,各类数据信息库在政府管理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政府投资信息化项目进展顺利,完成杭州市民卡40万张发卡任务。编制完成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全面完成“二五”依法治市、“四五”普法教育规划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法治环境不断优化。2005年,市级外贸出口138.73亿美元,同比增长39.3%。其中机电产品和高科技产品出口加快,同比分别增长45.6%和53.6%。招商引资克服种种不利因素,全年完成合同利用外资40.05亿美元,增长30.1%,完成实际利用外资17.13亿美元,增长21.5%,并在天然气高压输气管道工程、绕城公路经营权转让、华润一期(万象城)、浙大湖滨校区和钱江新城(华联集团)等大项目上取得较大成绩。全年引进内资项目5437个,同比增长5%,到位资金268.5亿元,同比增长19%。接轨上海工作不断深化,“双对口”工作和“山海协作工程”有序推进,与全国各地的合作交流步伐加快。
(七)财政金融运行良好,价格总水平保持平稳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2005年全市财政总收入达到520.79亿元,同比增长17.6%,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50.46亿元,同比增长19.7%。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达6748.72亿元,增长18.2%,其中储蓄存款增势较强;本外币贷款余额达5545.3亿元,增长15.5%,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
2005年价格保持平稳运行态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7%,工业品出厂价格和能源原材料购进价格分别上涨3.5%和6.9%,两者价格涨幅差为3.4个百分点,较上年明显缩小。
(八)居民收入大幅提高,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2005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01元,增长14%;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655元,增长10.1%。全年人口出生率8.72‰,比上年下降0.54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3.33‰。就业再就业工作完成情况良好,全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5.51万个,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1%,低于全年预期目标0.79个百分点。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全市企业职工五大保险参保人数大幅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科技创新有效推进,全市累计建成企业高新技术研发中心178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达739家;全市申请专利9486件、授权4072件,同比分别增长59.9%和53.3%。文化事业欣欣向荣,杭州大剧院基本落成,杭州图书馆新馆开工建设,成功举办第一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全市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突破50万户。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市小学、初中的巩固率分别为100%和99.99%,初中毕业生升入各类高中比例达9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7%,杭州市长河高中新校区建成并投入使用,杭州市聋哑学校迁建工程项目开工建设,一批住宅区配套中小学、幼儿园建成投入使用,近10万外来人员子女在杭入学,中小学校教育资助券和人民助学金、奖学金制度及市属高校助学贷款制度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惠民医院和协作医院为困难群众减免医疗费用累计达364.78万元,全市基本建立了四级公共卫生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完善。体育事业不断推进,成功组织市第十六届运动会,积极举办各类高水平体育赛事;竞技体育成绩突出,杭州籍运动员在2005年世界游泳锦标赛获2枚铜牌,在十届全运会获8枚金牌;群众体育组织网络进一步健全,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事业不断发展,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82.5%,提高了2.5个百分点,第一批通过了国家环保总局的“创模”复检验收。
2005年是“十五”最后一年,回顾“十五”,我市遇到的困难不少,但取得的成绩不小。五年来,我市克服“十五”前期世界恐怖活动和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后续不利影响,成功应对“十五”中期非典冲击,有效缓解“十五”后期要素制约,使“十五”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又快又好的时期,主要经济目标提前一年实现,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城市综合竞争力居全国第五位。“十五”期间,全市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十五”末比“九五”末,生产总值实际增长0.9倍,年均增长13.6%;全市财政总收入增长2.64倍,年均增长29.5%;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增长2.55倍,年均增长28.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1.7倍,年均增长2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0.9倍,年均增长13.6%;外贸出口增长1.8倍,年均增长23.2%;实际利用外资增长3倍,年均增长3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71.7%和56.4%,年均分别增长11.4%和9.4%。
二、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安排
2006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比较有利,总体上是机遇多于挑战。世界经济增长的基本态势不会改变。2006年世界经济仍处于较高增长水平,世界总体需求不会出现大的减弱,国际区域合作加强,有利于我市继续扩大出口和加快承接国际资本、产业转移,扩大发展空间。但全球油价高位波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强化、美元利率持续走高和禽流感疫情威胁等因素也将使2006年我市经济发展面临新的考验。国内经济仍处于较快增长期。我国仍处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的时期,市场潜力巨大,内在动力较强,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2006年是“十一五”起步之年,中央确定的各项战略部署将全面启动实施,各地加快发展的积极性较高,特别是国家提出东北振兴、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部新跨越的发展思路,为我市积极参与国内经济合作,充分利用国内资源和市场提供了良好机遇。与此同时,2006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仍将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其中土地、信贷“双闸门”政策将继续保持不紧不松,部分要素资源的制约作用依然较强,市场约束下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再加上人民币汇率因素的不确定性,这些都对2006年我市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市经济增长环境总体良好。2006年我市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依然较强,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投资、消费、出口仍将保持较强拉动,土地、电力、资金等要素供需矛盾将有所缓解。另外,新一轮“十大工程”启动建设、休博会召开等因素都将有力推动我市经济持续增长。
2006年我市发展也面临着一些制约和不确定因素。资源要素制约仍然较强。土地仍然较为紧缺,节约集约用地有待进一步加强,电网建设的相对滞后可能使杭州出现电网受电性缺电,银行惜贷和企业慎投的现象交织并存。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还未得到根本改变。经济结构不够合理,部分行业、部分领域转变增长方式还不够快;工业缺乏大项目、好项目影响发展后劲,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不利于核心竞争力的快速提升,传统外贸增长方式面临挑战。发展不平衡矛盾依然存在。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进程有待进一步加快,城乡和地区发展仍不平衡,居民收入差距有扩大化趋势,解决“七大问题”还需进一步加大力度。
总体来看,2006年我市面临的发展环境和支撑条件会好于2005年,国民经济仍将在近年来较快增长的基础上保持平稳较快步伐,发展的结构、质量、效益将进一步改善。
根据以上分析,建议2006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解放思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坚持“发展、创新、节约、稳定、为民”,推进“五大战略”,破解“七大问题”,打造“平安杭州”,引领“和谐创业”,构建“和谐杭州”,加快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进一步打响经济强市、文化名城、旅游胜地、天堂硅谷“四张金名片”,为“十一五”期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建议我市2006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
———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
———市本级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0%;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
———市级外贸出口总额增长1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
———城镇就业岗位新增13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价格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
确定上述目标,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一)地区生产总值
2006年经济增速安排11%是必要的。“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相对较快的增速将为我市未来几年打下良好基础;我市要保持全国和全省的领先地位,进一步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需要经济保持较快增速(GDP增长的预期目标全国初步考虑为8%,全省确定在10%以上)。2006年实现11%经济增长目标也是可行的。在各级政府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我市农业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05年下半年以来我市狠抓投资和项目,2006年工业投资将加快回升,工业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会增强,效益会提高;随着推动服务业发展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和服务业领域的更加开放,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将进一步加快;从2006年我市面临的总体发展环境和支撑条件看,综合考虑投资、消费、出口等的拉动作用,达到11%的增速既积极又稳妥,可以实现。
(二)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
中央“十一五”《建议》提出了“十一五”时期降低能耗的明确要求,市委“十一五”《建议》提出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末下降16%的具体目标。因此,在2006年计划指标中增加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这一指标,以进一步体现我市加快转变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
(三)市本级地方财政收入
“十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打下的坚实基础,2006年全市国民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趋势和中央积极倡导构建节约型社会等都为财政工作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要素制约将直接影响工业企业利润和税收的增加,个税起征点提高、房地产市场进入调整期和部分市属重点企业搬迁成为区级收入等因素都将影响市本级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结合“十五”期间市本级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63%的情况,按照既科学又积极的要求,安排2006年市本级地方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10%。
(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我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自2003年突破千亿大关后,高基数下的增长难度逐渐加大,土地指标、征地拆迁、资金等困难依然存在。鉴于当前我市经济发展在注重调整结构和提高质量的同时,仍需要通过增量来优化存量,因此必须保持投资的适度拉动。2006年预计工业投资增长较上年加快,基础设施投资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房地产投资仍将保持在较高增长水平,重点将推进已立项的房地产项目开工建设以及钱江新城、滨江区和一主三副六组团项目建设,确保各区、县(市)适度增长。初步考虑,2006年市重点实施项目188项,市重点预备项目100项,预期全年可完成投资285亿元,略高于上年预期目标。2006年,“十一五”规划重大项目启动,新一轮“十大工程”全面实施,土地、电力等资源要素支撑情况相对好转,2005年下半年已开工项目将于2006年形成有效投资。在这些有利条件带动下,投资增长15%的目标通过努力可以实现,但难度不小。
(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近年来我市消费基本保持平稳增长态势,2006年休博会的召开、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消费环境进一步改善都将有力促进消费。但是,消费也将受到预期支出压力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和禽流感等不确定性因素制约。市委九届十次全会提出,要更多地依靠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持续增长,形成投资与消费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为更好地体现消费对我市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消费增长目标应适当高于GDP增幅,因此2006年预期目标考虑增长12%。
(六)市级外贸出口总额
近年来我市外贸出口一直保持较高增速,对经济增长和劳动就业的贡献比较明显,在2006年世界贸易仍将较快增长和国家出口退税机制调整的鼓励作用下,我市出口的惯性增长动力仍然较强。2006年受人民币汇率和国际贸易摩擦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再加上我市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相对较低,外贸出口继续高速增长的可能性较小。预计2006年出口增速会有所放缓,但为了保持出口对经济的有效拉动,应达到15%以上的增幅。
(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在国家和各级政府更加注重增加收入、扩大消费和个税起征点提高等相关政策的鼓励下,2006年我市城乡居民收入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但考虑到我市2005年城乡收入增长基数较高和禽流感对农民增收的影响等因素,建议将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幅分别安排在9%和8%左右,增幅差距较上年计划缩小1个百分点,既体现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要求,也考虑农民增收的实际困难。
(八)新增城镇就业岗位和城镇登记失业率
2005年我市就业完成情况较好,但新增劳动力、大专院校毕业生、被征地农民、军转干部等的就业和再就业压力逐渐加大,2006年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同时,我市正着力引领“和谐创业”,就业再就业政策将进一步落实,保障体系将进一步完善。综合考虑,2006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3万个和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的目标比较符合实际。(九)价格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
由于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地方政府对价格的可控性已经较低,对价格调节也存在效力上的时滞,人民币汇率和利率政策的不确定性较难把握,因此建议2006年我市不再将定量的价格预期调控目标作为一项内容,而代之以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的定性目标。
三、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根据市委九届十次全会、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一五”规划要求,围绕2006年发展目标,全市上下必须齐心协力,克难攻坚,抓住重点,努力做好十方面工作。
(一)着力推进“三农”工作,努力在新农村建设上取得新进展。加快都市农业推进步伐。继续实施《杭州市都市农业发展实施意见》,认真落实加快农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保持粮食生产能力,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建设规模化集约化农业产业带,形成都市、平原、山区三大农业圈层格局,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分工分业分流,创造条件向二三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农产品精加工,提高农民的经营性收入、非农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实施“新农村建设”工程,继续推进“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和“宅基地整理”工程、“标准农田建设”工程、“乡村通达”工程,强化生态建设,推进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镇的建设,加快集镇改造,完善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收集和处理体系,推进中心村、示范村建设。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增加对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科技等社会事业投入,多方位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建立健全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种形式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加大民主法治村创建力度,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二)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取得新成效。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建立健全富有杭州特色的自主创新体系,努力打造创新型城市。加大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强化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组织实施产学研示范工程,加快孵化器体系建设,加大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建设力度,加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培育发展技术市场。坚持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升发展传统工业,适度发展重化工业,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加大技改投入力度,实现技改投入“三年倍增”。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机械制造、纺织服装、食品饮料、精细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以信息产业、新型医药和新材料、环保产业为重点,推动高技术产业的更快更好发展。拓展通信、软件、集成电路设计、数字电视、动漫、网络游戏6条产业链,积极培育生物产业。加快高技术产业化进程,大力实施信息化带动战略。进一步缓解要素制约。继续引导企业节约、集约用地,提高投资强度和土地使用效率。加大电网建设力度,加快实施电网抢建工程。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继续向金融机构推荐投资项目,积极争取国家发改委民企发债试点和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试点,充分发挥担保、再担保机构作用,缓解企业融资难矛盾。继续抓好临江等九个省级开发区的申报和建设工作,加快市属企业搬迁步伐,拓展发展空间。推进海洋产业发展。以海洋经济发展引导资金为抓手,加快出海通道码头建设,加强对临港工业及配套产业、海水淡化、海洋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建设,推进膜技术产业和海水淡化产业化发展,做大做强海洋经济。
(三)加大服务业扶持力度,努力在服务业发展上实现新提高。加快推进旅游国际化步伐。办好2006年“休博会”,打响我市“东方休闲之都”品牌。整合区、县(市)旅游资源,继续推进“旅游西进”。继续加大国际市场宣传力度,重点开发欧洲市场。以茶博会和丝博会为载体,展现杭州“丝府茶都”魅力。高标准实施灵隐景区综合整治工程,打造生态型宗教文化观光旅游景区。推进房地产业稳定健康发展。落实支持房地产业平稳发展的各项政策,加强供求双向调控,在金融支持、降低交易成本、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改善住房供应等方面,让利于民,推动形成供求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价格基本稳定的房地产市场格局。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培育杭州空港国际物流中心、下沙保税物流中心(B型)和富阳口岸国际物流中心,推进下沙、江南、临平、江东、康桥五大物流功能区建设,大力引进和培育壮大一批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快金融业与上海的对接,有效整合地方金融资源,积极引进国外金融资本,加快银行卡产业发展,鼓励信用消费,保持优良的金融生态环境。加快培育会计、律师、公证、咨询、评估、技术检测和认证等中介机构,规范市场监管,营造良好市场秩序。加快信息和软件服务业发展,进一步发挥我市在金融信息软件产业上的优势,积极培育一批实力型企业,形成示范、集聚效应。积极推进服务业功能区建设。加快推进旅游休闲功能区、中心城区综合功能区、物流功能区、生产性服务功能区、南阳空港区等现代服务业功能区建设,促进服务业集聚和空间布局优化。
(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上取得新成果。抓好规划引导。加快出台资源综合利用的具体举措,编制《杭州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建立科学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加快“991行动计划”和“770工程”建设。对我市14个已列入浙江省“991行动计划”的重点项目,抓紧做好项目前期工作,认真组织实施。抓好市级“七个一批”示范工程建设,制定年度实施计划,加快项目启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深入实施“1278”环境污染整治工程和“1250”生态示范工程,全面推进生态市建设,以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企业污染整治为突破口,努力创建“生态杭州”。发展循环型农业,建设生态农业园区,大力发展绿色食品,积极开展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生态治理,提倡使用有机肥,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发展清洁型工业,做到资源消耗减量化、资源利用循环化、企业生产清洁化。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浪费项目,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装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倡导绿色消费,发展循环型服务业。努力建设节约型社会。着力构建节约型增长方式,逐步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经济增长方式。着力构建节约型城市化模式,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电力、资金、能源、淡水等重要资源,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建筑,规划和建设节约型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大力推进城市节水,充分利用各种可利用的水资源。着力构建节约型政府,各级党政机关要带头厉行节约,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做好表率。推行“绿色采购”,支持使用节能、节水、节材产品以及可再生利用的产品。
(五)积极扩大消费,努力在增强消费拉动上达到新水平。通过培育消费热点促进消费。积极引导居民转变消费观念,加强新消费热点的培育,鼓励健康消费、休闲消费、学习消费等新的消费方式。规范和扩大消费信贷的范围、规模,为汽车、住房、教育助学、旅游等消费创造条件,引导消费结构升级。通过扩大农村市场促进消费。加快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继续抓好“千镇连锁超市,万村放心店”工程,依托连锁网络资源实现工业品下乡和农副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加强对农村消费引导,提高农民现代消费意识,进一步激活农村消费市场。通过增强社会保障促进消费。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提高城乡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和购买力水平。加快推进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严格执行企业最低工资制度,完善和落实相关的就业、保险政策,规范教育、医疗等收费,继续开展“春风行动”,努力解决特殊群体的生活困难,解决居民消费后顾之忧,减轻广大居民的预期支出压力。积极研究建立价格调节基金,适当补助困难群体,疏导价格矛盾,增强居民消费信心,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和即期消费倾向。通过优化环境促进消费。加快传统商贸服务业改造、提升,推进现代流通业态发展,整合改造商品批发交易市场和农贸市场。积极推进商业特色街区“购物、景观、休闲”一体化,强化个性特色,集中打造一两条精品商业特色街区,建设一批新的特色休闲、购物、文化和旅游街区。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商贸企业和品牌商品,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和层次。继续推进“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加快建立商贸服务个人信用体系。鼓励和推行信用卡消费,提升消费层次。加大整治和执法力度,提高食品安全卫生水平,高度重视禽流感等动物疫情的防治工作,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六)加快对内对外开放步伐,努力在“招大商、引大资”上取得新成绩。加快优化贸易结构,增强出口产品竞争力。促进自主知识产权和高技术产品出口,提高出口商品特别是纺织品的档次和附加值,提升外贸出口效益。完善公平贸易预警机制,进一步提高反倾销应诉能力。主动转变经营机制,提高应对汇率变动的能力,努力化解出口风险。突出重点,提升引资规模和质量。坚持内外资并举,注重招商引资质量,加大“大、新、尖”项目招商力度。“大”,就是要重点引进投资规模大、联动效应强、对杭州经济社会发展能起重要推动作用的项目;“新”,就是要加快金融、旅游、房地产、中介服务业等新开放领域利用外资步伐;“尖”,就是要积极引进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大、经济效益好,特别是在国内乃至国际上具有领先水平的高精尖项目。加强引进项目的后续管理,提高招商引资效率。强化对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的统一指导和管理,促进全市协作招商,防止内部无序竞争。坚持“走出去”战略,有效利用国际资源。加强对“走出去”战略引导,加快完善政策体系,培育境外投资企业,积极利用境外资源。支持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逐步向境外扩展,加强境外营销网络和生产基地建设,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积极推动国内合作,开创互利双赢局面。发挥省会城市的要素优势,在服务全省中壮大省会经济,发展“总部经济”。以共同发展“世博”经济为重点,推进与上海的全面接轨,重点在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科研高教资源、人才等领域加强合作。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参与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振兴,进行资源开采、并购等投资经营活动。进一步深化“双对口”工作和“山海协作工程”,探索和建立良性互动的帮扶协作机制。
(七)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努力在创新体制机制上确立新优势。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完善核准制和备案制,健全全社会投资引导和调控机制。创新公共财政体系。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规范市与区财政分配关系,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建立政府购买服务的公共财政支出机制。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机关公车改革。推进公用行业改革。研究制定杭州市公用行业改革整体意见,抓紧调研杭州市市政公用行业特许经营条例。深化水务、燃气、公交、垃圾处理等行业产权制度改革,推进特许经营制度试点。加快事业单位改革。推进教育、卫生、体育管理体制“管办分离”,加快推进文化领域体制改革,引导和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社会事业领域。推动农村综合改革。创新农村规划体系,探索村庄综合整治市场化运作机制,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撤村建居股份合作制改革,规范股份经济合作社组织建设,保障全体社员的合法权益。加快社保制度改革。完善覆盖城乡的基本社保制度,健全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制度。探索要素市场化改革。积极引进金融机构,推动地方金融机构引资扩股,做大做强中小企业担保机构,鼓励发展再担保机构,大力发展创业投资企业。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继续扩大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范围,积极探索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的途径。推进企业之间排污容量交易的试点,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探索稀缺要素市场化交易机制,促进优化配置。完善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健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激励的政策支撑体系。另外,要积极争取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八)全力打造“名城强市”,努力在提升城市品位上达到新高度。以“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人文精神为目标,建设文化名城。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制订建设文化名城的政策意见,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繁荣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增强文化软实力。以自主创新为核心,打造科技强市。进一步增加科技投入,完善企业为主体、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为依托、产学研紧密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鼓励大企业、大集团创办各类专业孵化器,抓好国家孵化器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工作。实施科技型初创企业培育工程。以优质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打造教育强市。合理配置义务教育资源,继续实施名校集团化战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从2006年春季开始免除中小学生学杂费。着力推动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发展,大力加强职业教育。鼓励中外合作办学,加快教育国际化进程。重视发展农村教育,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以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为重点,打造卫生强市。开展建立平民医院试点,有效降低医疗费用。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提高对重大疾病的防治和应对能力。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农村卫生工作,使我市卫生综合实力继续走在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基本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以提高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为目标,打造体育强市。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促进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联动发展;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齐头并进,大力实施小康健身工程、奥运争光工程等,全面提升杭州体育综合竞争力。以构筑人才高地为载体,打造人才强市。推进与浙江大学、中科院、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中国美院、中国机械科学研究院的战略合作,加强领军人才队伍建设,抓好海外留学人才招聘工作,打造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高地”;加大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工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力度。
(九)围绕统筹协调发展,努力在构建和谐社会上展现新面貌。着力推进和谐创业。加大初创型企业培育力度,积极发展风险投资、担保投资中介机构,进一步营造创业氛围,改善创业者生活条件,降低创业成本;建立并不断完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体系和机制,加快信息资源管理中心建设,促进政府、企业及社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积极推进生活与创业、文化价值与经济运行、个人创业与整体发展、政府与民间、对外开放与内生创新的和谐共生。统筹协调区域发展。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构筑市域网络化大都市的实施意见》,提升中心城区综合服务功能,以建设副城、组团、中心镇为突破口,促进空间科学布局、功能优势互补、要素交流整合、资源高效利用的网络化大都市建设,加大对五县(市)的支持力度,推进市区与五县(市)的协调发展。加快构建杭州都市经济圈,促进杭州都市经济圈与长三角经济圈的融合。进一步解决“七大问题”。分解落实“七大问题”的目标责任,加强对“七大问题”解决情况的跟踪检查。积极创新手段和内容,深化“破七难、作贡献”活动,着重解决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构建“和谐杭州”。以打造“平安杭州”为重点,落实外来务工人员就业生活的相关政策,营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建立健全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构筑民间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体系。以构建“法治杭州”为重点,科学制订和全面实施“三五”依法治市、“五五”普法教育规划,推进法治进程,优化法治环境。以建设“信用杭州”为重点,加快地方性法规规章体系建设,逐步统一和完善信用管理,推进政府、企业和个人信用体系建设。支持国防、部队建设,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加强国防动员体系和后备力量建设,提高快速动员能力。加快发展老龄、残疾人事业。
(十)重视“十一五”规划实施工作,努力在规划的保障落实上实现新突破。加强规划宣传。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杭州“十一五”规划,加强规划的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引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关心、参与杭州的现代化建设。积极落实规划。各区、县(市)政府及市有关部门要建立严格的工作责任制,认真贯彻落实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并作为政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监督管理。要按照规划纲要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年度财政预算,配套编制和实施重点专项规划、行业规划和地区规划,提出具体、明确的年度或分期实施计划,集中力量抓好重点工程建设。要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
四、以新一轮“十大工程”为抓手的投资和项目计划
“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为确保投资合理增长,必须排出一批重大项目作支撑,其中列入新一轮“十大工程”的重大项目540个,“十一五”期间预计完成投资3612亿元。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要继续围绕大项目带动战略,以新一轮“十大工程”为抓手,增强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强化项目前期,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保持投资合理增长。重点要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计民生有重要影响的项目的投资力度,加大对有利于形成新增长点和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项目的支持力度。
2006年我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安排1595亿元,增幅为15%。初步考虑,新一轮“十大工程”2006年计划投资约285亿元。其中,新农村建设工程8.76亿元,工业功能区建设工程33.17亿元,现代服务业培育工程19.8亿元,综合交通建设工程80.6亿元,新城区建设工程32.56亿元,生态市建设工程26.61亿元,休闲之都建设工程4.07亿元,科技创新能力工程13.73亿元,文化名城建设工程3.45亿元,民生保障工程62.13亿元。
为加快推进新一轮“十大工程”建设,保持投资合理增长,要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深化“两项制度”,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新一轮“十大工程”工作机制和考核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对十大工程建设各项工作的跟踪服务。继续深化实施“两项制度”,强化对重大项目的协调服务,市、区县(市)两级各项目推进领导小组要积极帮助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各种问题,有关部门必须根据协调要求,认真贯彻落实。
(二)编制规划计划,落实责任单位。认真编制新一轮“十大工程”建设项目规划和年度滚动实施计划,提出项目建设目标,分解落实每个项目的责任单位,明确各个项目年度形象进度、完成投资额以及前期工作计划目标,分解落实到市有关部门和各区、县(市)政府,签订责任书,加强年度考核。
(三)加强前期工作,抓好征迁开工。完善重大建设项目规划,各地要尽早安排好“十一五”前期必须实施的重大项目,督促项目单位加快项目前期工作。政府投资项目要根据财力安排好建设时序;重视项目储备工作,加大省重点项目的申报力度,积极争取国家、省的审批项目,保障优选项目用地。继续抓好征地拆迁,促进项目开工,及时协调、解决问题,努力提高项目供地率和开工率。
(四)建设重大设施,协调区域发展。争取尽早完成国家对我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批复。按照网络化大都市的发展要求,加大“一主三副六组团”间的路网建设力度;加快发展高速公路经济,通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三副六组团”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各县城以及中心镇繁荣。
(五)采取多种方式,确保要素供给。要把有限的土地、资金、电力等要素资源适当向新一轮“十大工程”倾斜,为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创造条件。积极争取新一轮“十大工程”中符合条件的项目列入国家或省重点建设项目,争取土地指标;省切块用地指标要优先保证用于新一轮“十大工程”建设;项目用地要严格执行投资强度和容积率“双控”指标,提高建设用地利用率;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多渠道解决耕地占补平衡;加强引导,有效利用地下空间资源,缓解用地矛盾。拓宽投融资渠道,坚持主体多元化、运作市场化导向,争取国债资金、银行信贷和转移支付。优化公共投入和各级、各部门配套资金,建立相对集中、稳步增长的财政投入机制,增强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和乘数效应,重点加强生态环境、社会事业、科技进步、公共安全等公益性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吸引民资参与重大项目建设,进入公益性、基础性建设领域;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争取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的中长期低息或无息贷款;积极探索TOT(转让-经营-移交)、BOT(建设-经营-移交)及PPP(政府与私营部门联合投资,公私合营)等项目融资方式,保证重大项目建设的资金需要。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关于杭州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