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技术网-河南网站建设-上海网站建设-SEO优化-网络营销-SEO三人行

  • 专注网站建设 服务热线: 13061801310

当前位置:我爱技术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凝聚“上海文化”呈现“上海声音”

发布时间:2019-06-05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作曲家叶小纲把交响神话《创世秘符》主创团队戏称为“上海班底”。“我、文学策划陈钦智、指挥余隆和不少主演是在上海长大,或在上海音乐学院求学,与上海有不解之缘。”

  明晚,《创世秘符》将由余隆指挥,上海交响乐团与沈洋、石倚洁、周正中、韩蓬、宋元明、朱慧玲等歌唱家联袂全球首演,为第20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拉开帷幕。“每届开幕式,我们挑选最能反映中国创作水准和表演实力的作品进行全球首演。”艺术节中心总裁王隽说,“《创世秘符》由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委约,以国际视野呈现上海声音。”在“第20届”这个具有纪念意义的节点,上海国有文艺院团借艺术节平台推出多部规模庞大的首演制作,凝聚对红色文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的最新舞台诠释。

  在文化精神源头不断寻找

  早在读大学时,叶小纲曾以神话为题进行创作。在他看来,“加深对文化精神源头的索求,是建立文化自信的重要一步。将神话故事从文字转变为音乐符号,把具象化为无形,是在用一种新的方式诠释我们从小皆知的故事,让充满想象力的音符流淌耳畔”。

  与叶小纲一样,青年编剧罗周为上海越剧院创作《素女与魃》,也在寻找创世神话的当代表达,“神话是中华文化源头之一,将久远的时空拉近到当下,弘扬真善美,完成人类对自身的生命解读。”《素女与魃》以距今大约5000年前黄帝与蚩尤的涿鹿之战为背景,讲述生命之神“素女”与战争之神“魃”之间的情感纠葛,同时呈现黄帝、风后等一系列人物,展现上古诸神全景。罗周想以此剧探索中华民族文化的成因,并向先人的想象力致敬。

  夜以继日打磨不断推倒重来

  每部作品首演的背后,是主创团队夜以继日不断摸索,不断推倒重来。

  今年国庆长假,上海歌剧院《晨钟》剧组没有休息。继5月音乐会版公演及专家“会诊”后,11月2日舞台版歌剧《晨钟》将首演。《晨钟》以李大钊留学归来宣传救国真理、领导工人运动,直至最后被杀害这段短暂而又深远的生命历程为主线。扮演李大钊的于浩磊,通过研究厚厚的历史资料寻找人物感觉,“胡宗琪导演十分注重对人物内心的表现和各个人物关系之间的处理,他对我们的表演指导有很大帮助。”今天下午,上海歌剧院“唱响心中嘹亮号角”主题活动将在中共一大会址表演《晨钟》主题唱段,于浩磊觉得,置身当年历史场景中,仿佛时光倒流,“在这样一个特殊环境中演出,吸引年轻观众关注,也锻炼自己迅速沉浸到剧情中。”

  “采风太有必要了,我们每天面对的都是排练厅的天花板、电灯和镜子。而在这里,演员们头顶蓝天、脚踩泥土、被太阳晒出一身大汗。”上海芭蕾舞团团长辛丽丽把《闪闪的红星》剧组拉到江西深入生活。

  《闪闪的红星》是上芭继《白毛女》后又一大型红色题材芭蕾舞剧。跳惯了西方芭蕾里高大英俊的王子,转而表演革命战士潘冬子,主演吴虎生面临巨大挑战。在秋口镇李坑村村头,他踏上溪流中的竹排。《闪闪的红星》第二幕将会有竹排溪中行的场景。吴虎生说:“要在舞台上入戏,需要塑造一种真实的环境感。只有真正踏上过竹排,才能找到那种晃晃悠悠的感觉;只有真正在草丛里穿行过,才能找到奔波行军的感觉。”

  全新表达时刻在不断碰撞

  新创与经典、中国与世界的文化碰撞,在首演作品中激发出无限惊喜。

  由上海文广演艺集团、上海木偶剧团呈现的《最后一头战象》,将传统木偶与多媒体技术结合,展现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关系。11月3日《最后一头战象》在东方艺术中心首演前,逾3米高的战象木偶将率先亮相艺术节交易会,向全世界各大著名艺术节、艺术机构负责人做推介。

  南亚塔布拉鼓、爱尔兰锡笛、西班牙吉他、俄罗斯三角琴、非洲鼓……上海民族乐团《共同家园》音乐现场创新性地将海派民乐与五大洲多种代表性音乐融合,展现人类历史变迁和文明的发展交融,呼吁全人类携起手来共同建设一个开放、包容、共建、共享的地球家园。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携手希腊著名导演米哈伊·马尔玛利诺斯演绎古希腊经典悲剧 《厄勒克特拉》。“按理说,我很熟知这戏,但看他们演出时,还是给予我新鲜感。”马尔玛利诺斯与上话演员们合作一个月后说。

  什么样的上海原创作品有资格在艺术节首演?歌唱家沈洋走遍世界各地,参与过无数首演,“上海印记,意味着深厚文化传承。《创世秘符》借屈原之作发问,问的是当代人之惑。一代代艺术家借作品发问、解惑、抒怀,他们要创造的不是一闪而过的烟花,而是有着永恒光和热的太阳。”(解放日报记者 诸葛漪)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凝聚“上海文化”呈现“上海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