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在逻辑
发布时间:2021-12-13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演进的历史趋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逻辑。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全面部署,并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设定了两个具体的发展阶段。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时刻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发出的向着更加宏伟的目标继续奋勇前进的动员令,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和世界意义。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关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论述,深刻理解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趋势,科学把握“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在逻辑,对于我们自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打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逻辑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实践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地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是由无数不同的相互连接的发展阶段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特殊形态,也是由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构成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篇大文章上都写下了精彩的篇章。现在,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的基础上,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启了新征程。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没有捷径可走,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把伟大的理想和目标分解成一个又一个具体而切实可行的具体目标和具体任务,分步骤实施和分阶段完成,才能最终达到胜利的彼岸。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们党总是踏着时代的脚步、把握现实的要求、根据人民的意愿,提出各个不同历史阶段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从推翻“三座大山”到建设新中国,从解决温饱问题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基本实现现代化到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每一个目标、每一个纲领的提出,都凝聚了全党奋进的力量,照亮了人民前进的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和所处的时代不同,确定的目标也会不同。我们党在上世纪80年代曾经提出过“三步走”的现代化战略目标。现在,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提前实现了第一步、第二步目标,正在向第三步目标稳步迈进。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我国从总体上进入“发展起来”时期以后,对原有“三步走”战略目标的细化和发展。党的十九大在坚持“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具体划分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把我们党在80年代提出的在21世纪中叶实现的基本现代化目标提前到2035年;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及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两个阶段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衔接,一步一个台阶、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提高,不断深化,向世人清晰地描绘了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时间表、任务书和路线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逻辑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97年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是一个接续奋斗的历史过程,是一项救国、兴国、强国和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完整事业。这个历史过程主要完成三大历史任务、回答三大基本问题。第一个历史任务是怎样使中国人民站起来,推翻“三座大山”,实现国家的独立与民族的解放,人民当家作主。在完成这个历史任务和回答这个基本问题的人民革命伟大斗争中,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第二个历史任务是怎样使中国人民富起来,尽快消灭贫穷、摆脱落后,实现国家兴旺、民族和睦、人民富裕。经过长期奋斗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立了比较雄厚的社会主义物质基础和制度基础,中国人民不仅解决了温饱,而且从总体上实现了小康,正在不断地走向富裕。在解决这个历史任务、回答这个基本问题的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中,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我们面临基本问题是怎样使我们的国家强起来,让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在回答第三个基本问题、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主要矛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归根到底是要解决怎样使我们的国家尽快“强起来”的问题。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以后,我们在“强起来”的目标上取得了初步的成就,并且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出了关键的一步。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我们要继续努力,踏上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使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时代提出新课题,新课题催生新理论,新理论指导新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更宽广、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党和国家未来发展,为我们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为回答“强起来”的问题、完成“强起来”的任务,在理论上拓展了新视野,在实践上作出了新概括。
三、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的现实逻辑
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不是因为它们好听、好看和时髦,而是因为只有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能够让中国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经成为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实际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时代不同,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的要求也不同。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很低,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还比较贫穷。当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还是“生存需要”所提出的基本问题。今天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大量的是“发展需要”和“享受需要”所提出的问题,是由“富起来”发展到“强起来”所带来的问题。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由于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因此今后的发展就要更多更好地体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在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