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航班延误发家致富?不是“薅羊毛” 实则涉嫌违法
发布时间:2021-06-17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航班延误,是很多人所不愿遇见的,但女子李某却十分乐于这种情况的发生。
6月9日,南京市公安局发布了一则消息,李某从2015年至今,通过使用不同护照号、身份证号购票虚构行程,并购买航班延误险(以下简称“航延险”),多次进行理赔。3年间,李某遇到延误航班近900次,获得理赔金高达300余万元。据了解,南京警方已将犯罪嫌疑人李某抓获归案,并依法对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不是“薅羊毛”
实则涉嫌违法!
有不少网友认为,这位3年近900次共“薅保险公司300余万元羊毛”的李某,只是利用既定规则,加上一定的运气,并非保险诈骗。
炜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向福斌认为,南京李女士的行为并非“利用规则”的“运气”行为,而是涉嫌违反《保险法》,甚至触犯《刑法》的严重违法行为。
具体而言,作为财产保险的航延险,其保险标的是被保险人因乘坐航班延误所遭受的经济损失。从目前信息看,李女士本身并无乘坐航班的意图,也没有发生实际乘坐航班行为。李女士投保的目的在于通过虚构乘坐航班获取保险金。前述行为既违反了保险最大诚信原则,又属于保险法禁止的虚构保险标的违法行为。根据《保险法》,即使李某的前述行为未构成刑事犯罪,保险人也有权不予赔偿。
向福斌表示,目前看来,李某的目的并不在于因某一次航班延误获取了保险金,而在反复虚构行程骗取保险金考虑到涉及的数额特别巨大,情节恶劣,构成我国《刑法》规定的保险诈骗罪中“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的要件,涉嫌保险诈骗罪,可能将面临刑事处罚。
航延险诈骗多
真可谓“航班延误,发家致富”。
实际上,伴随着“航延险”的出现,行业里就浮现了“航延险”诈骗团伙身影。近年来更是如此,记者甚至在多个网站上看到,有很多作者手把手教大家如何利用航延险“薅保险公司羊毛”。
据媒体报道,2019年11月,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就曾对保险领域各险种理赔情况进行调研,发现上海市的航班延误险整体赔付率较高,存有违法犯罪的苗头。经查,犯罪嫌疑人为牟取不法利益,招募组建“保险理赔团队”,以免费乘机住酒店及提供一定报酬为幌子,对外招揽乘机人。涉案金额超2000万元。
“航延险理赔时一般只要求提供机票购买证明、保险单和被保险人身份证明,甚至有保险公司推出了主动理赔的航延险,通过系统跟踪航班延误情况进行主动理赔。”向福斌表示,保险公司一般不会主动核实消费者是否真实乘坐航班。
“所以,航延险较为便利宽松的理赔条件在给被保险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极少数不诚信人士虚构行程提出虚假索赔创造了条件。”向福斌说。
逆向选择
造成行业压力
巨额赔付和逆向选择下,也让不少保险公司不得不调整业务结构,压缩甚至放弃航延险业务。
比如,A保险公司2019年年报显示,公司航旅生态2019年总保费人民币13.025亿元,同比下降10.8%,2019年公司主动优化了航旅生态的业务结构,收缩了部分赔付率或者渠道费率偏高的产品或渠道,航旅生态整体承保质量有所改善。
又比如,B保险公司在2015年推出航班延误保险,当时这项业务被认为是促进财险业务快速发展的产品之一,该公司在微信搭建微营销平台当年保费达到2.41亿元,不过后来该公司关闭了航延险的购买通道,业内表示是航延险出现亏损。
记者调查发现,在行业压力下,不少保险公司选择了不单独销售航延险,而是在旅游险种附加航班延误责任。
比如,美亚“小探险家”旅行保障计划标准班,保费15元,包含意外身故、意外伤残、医药补偿、医疗运输和送返等多项保险责任,而旅行延误只属于众多责任中的一条,每5小时延误赔付300元,上限是600元。
另一条航延险的获取途径,就是银行信用卡。许多银行白金及以上级别信用卡会赠送高额交通意外险和航班延误险。
比如,平安银行精英白金信用卡赠送的航延险,2小时延误起赔,每次最高赔付800元;标准白金信用卡是2小时延误起赔,每次最高赔付2000元;钻石信用卡是延误2小时起赔,最高赔付6000元。
此外,与多年以前,航延险1小时起赔、动辄200元的赔偿相比,如今市面上的航延险产品很少,而且赔付普遍仅为几十元。
比如,《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从支付宝中发现,众安保险的一款“开心飞”的国内航班延误险,保费为5元,当航班延误时间大于等于60分钟时,仅赔付20元。
这与近年来“航延险”的诈骗逐渐增多不无关系。
科技破解风控难题
从市场上看,航延险需求还是很大。
根据民航局近期发布的《2019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2019年,全国民航运输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3.52亿人次,比上年增长6.9%,全国客运航班平均延误时间为14分钟,在不正常航班原因分类统计中,天气原因占主要因素,占比达到46.49%。
对于航班延误,长三角地区机场受恶劣天气影响较大。资料显示,2019年上半年,杭州萧山机场受恶劣天气影响,延误时长总计达626小时。
事实上,航延险最终受害者还是普通消费者。普通消费者航班延误保障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保险公司也不愿承保,这让航延险处在“想买的多,愿卖的少”的尴尬境地。
科技赋能保险业务,利用技术手段破解风控难题,无疑是一种不错的方式。
据了解,目前已有互联网保险公司构建了智能保险风控体系,搭建了实时反欺诈系统“无间盾”,对新场景保险业务全流程进行风险防控。
“通过大数据侦查,可做到实时识别恶意骗保行为,将风险化解在‘摇篮’中。”某互联网保险公司相关负责人向《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介绍,基于图像算法,建立用户关系网络,并通过标签传播方式,可以及时识别群体性骗保,进行专案打击。采用“居间”渠道策略,可整合多渠道能力,进行跨渠道投保的团伙识别与打击。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利用航班延误发家致富?不是“薅羊毛” 实则涉嫌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