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技术网-河南网站建设-上海网站建设-SEO优化-网络营销-SEO三人行

  • 专注网站建设 服务热线: 13061801310

当前位置:我爱技术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利用航班延误险赚300万,谁来买单

发布时间:2021-12-13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利用航班延误险赚300万,该谁来买单

最近,有保险公司发现,以李某为首的十多人,多次使用不同的护照号进行飞机延误险的理赔,因此担心是否遭遇了保险诈骗。经过民警的调查发现,李某用多人的身份信息购买机票和保险。一份保险的保费是40元,但延误赔偿金却在400到2000元不等,有的甚至高达七八千,所以有时李某仅单趟航班延误险就能获赔十多万,而她使用的不同护照信息、身份信息,都是从亲戚那里用投资理财的说辞骗取的。到目前为止,李某已通过这一手段获利300多万元,而警方也已经以涉嫌保险诈骗罪和诈骗罪将李某抓获。

这件事一发生便在网上铺天盖地地传开,一部分人赞同警方的决定,但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反对将案件定性为诈骗案,甚至还有不少的人认为“李某靠预测飞机延误险发家致富,明明是凭自己的‘本事’赚钱,并且现行法律并没有对此有相关的明文规定,因此很难说是违法犯罪”。也有法律人士提出意见,认为李某的这种行为,本质上属于“一次合法的缔约行为”,有关职能部门不能将民事行为“刑事化”。

那么李某的这种行为到底是否违法呢。根据刑法,保险诈骗犯罪指的是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保险法律、法规,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保险金数额较大的行为。结合到具体事件当中可以看出,李某有航空服务类的工作经验,并研究出了几条延误率高的航线,仿佛她就是在凭借个人能力致富。但其中有一点不可忽视,就是“他人的护照信息、身份信息,都是她从亲戚那儿以投资理财的说辞骗取的”。这样一来,李某购买飞机延误险的行为就失去了合法性。

骗取亲戚的护照信息、身份信息购买飞机延误险,用虚假的保险主体、航班购买主体来欺骗保险公司,李某的这种行为直接违反了保险法规,属于“故意虚构保险标的”。根据最高法《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个人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李某可能会被判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的重刑。

就李某的“骗保”事件,有关部门应该对李某获取亲戚信息的“合法性”进行调查和核实,在充分调查核实的基础之上再决定是否追进李某的刑事责任。另外,就航班延误险的“规则窟窿”,航空公司和保险公司也应该尽快修补。公民的权利是法无禁止即自由,法律也没有权利为商家的疏漏而制裁“钻空子”的人。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利用航班延误险赚300万,谁来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