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维修业十三五回顾与思考
发布时间:2021-03-06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引言:十三五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越100万亿元大关,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发展成就令世界瞩目。但是受全球经济持续低迷,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特别是,叠加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的不利因素影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极其不平凡的一年。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民航业带来沉重打击,民航维修业概莫能外。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上,回顾五年来行业发展历程,分析探讨未来的发展之路,具有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十三五规划要求
2016年12月,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了《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下称“十三五规划”),明确了未来五年全行业发展的主要工作及思路,为我国民航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该规划重点提出了五大发展任务:确保航空持续安全,构建国家综合机场体系,全面提升航空服务能力,提升空管保障服务水平,改革创新推动转型发展。十三五规划对促进中国民航稳健发展发挥着重要的纲领性作用。
在航空产业链中,机务维修是保障飞行安全的基石,是航空保障服务能力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飞行安全,提升航空服务水平,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从民航局十三五规划的目标要求来看,维修产业在平均延误时间、航班正常率、保障起降架次、运输飞行百万小时重大及以上事故率等具体指标方面发挥着直接的保障性作用。
二、行业发展回顾
民航运输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新冠疫情来临之前,受经济下行压力的持续放大,产业传导效应的影响,过去五年里,全行业在运输总周转量,货邮运输量,旅客运输量等方面,表现出年度增幅持续萎缩的迹象,但是,我国社会经济基本面稳定,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韧性足,回旋余地大,发展质量和速度仍然走在世界前列。2016至2019年期间,我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民航旅客运输量、民航旅客周转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8.7%,8.6%,10.0%。中国民航仍然保持着较快的增长水平。十三五期间,民航维修业随着民航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行业规模不断扩大。飞机维修具有集中度高的产业特点,以国东南海四大航为母公司的机务维修板块,成为我国民航维修业的主力军。以四大航所属机务企业①的发展情况看,2016年总营业收入234.8亿元人民币,2019年总营业收入达341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8%,取得了较快增长。受新冠疫情影响,从2020年前三季度的情况看,各主要MRO企业在营收和利润两个方面都出现断崖式的下跌,全行业亏损的局面几乎已成定局。黑天鹅事件为行业发展增加了诸多不确定性。
①注:引用数据均来自上市公司年报。
单位:小时/日
注:数据来自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
十三五期间,我国民航维修业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维修资源整合
十三五期间,我国首家中外合资成立的民航维修企业--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Ameco),通过股权重组,与国航技术分公司(ACT)合并组建新的Ameco。新公司以北京为总部,在成都、重庆、杭州、天津、呼和浩特、上海、武汉、贵阳、广州、温州等地设立分公司,在国内外拥有200多个维修站点,提供机队包修服务,以及航线维护、飞机大修和喷漆、反推和进气道大修、发动机大修、APU大修、附件大修、起落架大修、公务机改装和维修、工程和资产技术服务、教育和培训、计量检测等方面的综合服务,几乎满足目前市场上全部干线运营机型各个维修级别的停场维修需求,其维修产品谱系更加丰富,逐步成为我国综合能力一流的飞机维修企业,这家拥有六十多年发展历史(自前身101厂算起)的老牌企业焕发出新的活力。
2、大兴国际机场机务建设
2019年09月,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入使用,开启了我国民航发展的新纪元。十三五期间,东航确立“北京上海”双枢纽战略,作为主基地航空公司,东航在大兴国际机场完成了机务维修区一期工程建设,建成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的单体维修机库,拥有2个宽体机或3个窄体机机位,保障机型覆盖波音、空客全部主流机型,保障能力达到日接送航班300班以上。与此同时,南航在大兴国际机场建成了亚洲跨度最大的单体机库,跨度达405米,维修大厅高40米,可同时容纳2架空客A380、3架波音B777及3架窄体机,或同时容纳12架空客A320系列窄体客机,预计到2025年,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投入飞机超过200架,日起降航班超过900班次。大兴机场的机务建设将为世界级国际枢纽机场的安全运行提供坚实的保障基础。
3、“多证合一”维修许可证
2019年05月,民航局向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颁发首张“多证合一”维修许可证。这是我国民航维修业管理和监管方式上的重大变革,破解了维修企业跨地区管理的关键难题,对维修企业实现统一管理、优化布局、资源共享、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促进维修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成为行业监管创新的标志性事件。08月,东航技术公司获得“十证合一”维修许可证,东航成为首家获批大兴国际机场航线维修能力许可的航空公司。
4、航材共享平台
十三五期间,中国航空器材有限责任公司暨航材共享平台公司在北京正式成立,航材平台公司是在原中国航空器材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基础上,由南航集团、中航集团、东航集团、中国航材及中国国新共同改组设立。航材共享平台的搭建,有利于通过专业化管理提高航材保障效率,有利于整合资源,增强我国对飞机及备件厂商的议价能力,提升中国民航市场地位与话语权,保障我国民航事业健康发展。2019年,中国航材通用航空器材共享平台成立,实现资源共享,加大保障力度,构建航材互援体系,为通用航空企业提供高质高效的航材支援解决方案。
5、飞机拆解业务
2019年,中国民用航空局向中龙欧飞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颁发了全国首个航空器拆解维修许可证,开启了民航维修产业新的里程碑。这标志着我国飞机拆解业务全面步入正轨。同年,天津海特、厦门太古、东航技术分别获得飞机拆解许可证。飞机拆解业务的兴起,一方面,促进我国飞机二手器材的国内大循环,二手器材的应用可以大幅降低航材成本,满足航空公司的航材保障需求;另一方面,增加资产处置收益,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推动我国航空器拆解业参与到国际市场竞争中去。
6、南航打造工程技术资源平台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中国民航维修业十三五回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