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城市协同联动一体化保护生态
发布时间:2019-04-02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中新网上海3月29日电 (记者 陈静)上海市青浦区与江苏省吴江区、浙江省嘉善县(以下简称:青、吴、嘉三地)互为比邻,唇齿相依,推动经济绿色发展和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是三地共同面临的任务。
上海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中心率先在国内联合江苏、浙江、安徽和江西省监测中心开展了跨区域空气质量联合可视化会商。 陈静 摄
记者29日获悉,近几年,青、吴、嘉三地在环境保护上开联防联控联治,探索共同“上游主动保护下游,下游支持上游发展”为核心的多元化横向生态补偿机制。三地建立了建立水质协作机制,并开展应急监测演练。
相关部门建立了太浦河水资源保护省际协作机制,并加强联动、共同监测、预警预报、信息共享。三地开展应急监测演练,提升长三角地区生态环境部门应对跨界环境污染事件区域联动机制和应急响应能力。
今年1月,三地环保部门召开了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会,共同研究探讨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生态环境治理,建立适合三地生态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并举行了签约仪式。
据介绍,三地政府共同就区域中长期规划进行沟通协商,探索建立项目合作开发机制。三地还建立区域环保产业网,开展区域环保产业合作、交流、展示和项目洽谈等活动,延长行业产业链。综合利用各类环境资源,推动循环经济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据了解,为打破行政壁垒和区域限制,实现环境信息共享共赢实行区域一体化,三地利用现有监测点位和在线监测平台数据,实行数据共享。三地相关部门组建区域内空气质量预测预报机制,建立区域发展环境风险识别和预警预报制度,探索构建重点区域,流域环境风险应急统一管理机制,预先防范和妥善应对区域发展风险。同时加强区域环保信用联合惩戒与金融等部门联动。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此前,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正式挂牌了“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中心”(区域中心),持续推进“上海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中心”(区域中心)的建设,负责长三角区域预测预报工作的总体协调,并为各省市重污染预警和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据悉,上海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中心率先在国内联合江苏、浙江、安徽和江西省监测中心开展了跨区域空气质量联合可视化会商,并在冬半年污染多发季节开展每周区域可视化会商和不定期调度会商;并与长三角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中心,每日完成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专报,为提高本地区预测预报技术水平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据统计,2015-2018年间,长三角区域中心完成了1460份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报专报,组织开展了160余次可视化预报会商。在2014年江苏青奥会、北京APEC峰会、2015年苏州世乒赛、2016年杭州G20峰会、2014-2017年世界互联网大会、2018年上海国际进口博览会等重大活动期间,该中心编制了160余份重大活动区域预报专报,为区域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和重大活动空气质量保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去年10月,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系统平台完成建设,包括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数据共享与综合观测应用系统等4个应用子系统,以及1个区域预测预报业务集成平台。该系统平台实现了长三角区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和江西)未来5天AQI精确预报及未来7天污染潜势预报。
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方面接受采访时表示,将续提升区域预报准确率,并加强区域协同预警技术研究。
据悉,2018年国家科技部设立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重点专项“长三角PM2.5和臭氧协同防控策略与技术集成示范”项目。该项目由清华大学王书肖教授领衔、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牵头、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及环科院等共十五家单位共同承担开展。
据透露,研究成果将促进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监测预报能力提升,为2025年前后长三角区域PM2.5全面达标、遏制臭氧污染上升态势提供科技支撑。(完)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长三角城市协同联动一体化保护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