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技术网-河南网站建设-上海网站建设-SEO优化-网络营销-SEO三人行

  • 专注网站建设 服务热线: 13061801310

当前位置:我爱技术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甘肃兰州:嘱托殷殷犹在耳,生态底色更见亮

发布时间:2021-12-15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近年来,兰州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以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为目标,进一步加大生态建设力度,担好上游责任,展现上游作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绿水青山已成为兰州新时尚、新形象。

  绿水青山扮亮金城生态底色

  5年间,兰州市“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捷报频传。

  2020年,全市优良天数由2015年252天增加到2020年的312天,首次突破300天大关,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5.2%,全面打赢三年蓝天保卫战收官之战,是2013年国家发布新标准评价环境空气质量以来优良天数最多的年份,国家考核的两个刚性关键指标实现历史性突破,圆满完成了省政府下达我市“十三五”及年度空气质量改善目标,荣登“2020中国蓝天百强城市榜”第六位,“兰州蓝”由“浅蓝”走向“深蓝”。

微信图片_20211203161822

  扎实开展生态修复治理,实施了兰州市城关区大砂沟山体修复、兰州市安宁李麻沙沟生态修复综合治理等8个生态修复项目;严格落实河湖长制,1381名各级河长湖长全部上岗履职,累计完成河道治理54.1公里。

  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有效管控防范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风险,建立和完善市级多部门联动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截至目前,全市未发生因耕地土壤污染导致农产品质量超标且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事件,也未发生因疑似污染地块或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不当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事件。

  走岸线、穿草丛、钻涵洞、入丛林……2020年,兰州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市区生态环境部门以人工徒步的方式,对黄河兰州段干流和主要支流两侧1公里范围内,其他支流两侧0.5公里范围内各类排口进行了全面排查,当年8月底,全面完成国家和省上下达的入河排口人工徒步排查任务,初步建立了全市入河排口数据档案,摸清了底数,为下一步逐步规范入河排污夯实了工作基础。

  紧紧围绕国务院“水十条”和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重点工作任务,全面完成了国家和省上下达的水十条工作任务,兰州段整体水环境质量得以提升。黄河干支流国考断面新城桥、什川桥、湟水桥、先明峡桥以及省考断面享堂桥、包兰桥水质达标率100%,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根据《2021一季度中国城市环境舒适指数报告》,兰州市水质清净指数在全国36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一,在全国336座地级及以上城市水质状况系统评估中兰州市位列“中国十大水质清净之城”第八位。

  水清了,鸟来了。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级高工张立勋说,近5年来,黄河湿地动物多样性明显得到改善,50余种水鸟在此繁殖和越冬,最大种群数量过万只,特别是2020年以来大天鹅也在兰州越冬,且越冬种群数量逐年增加,黑鹳、灰鹤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开始频繁出现。

  生态环境的优化,城市拥有了更好的口碑、形象和影响,也增强了市民对城市的归属感、自豪感和荣誉感,在朋友圈晒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已成为一种新时尚。

  两山筑起兰州特色生态屏障

  喜欢晨练的张明几乎每天都要走一次罗九公路,他说:“这里四季景色都很美,不论是徒步还是骑行都是一种享受。”

微信图片_20211203161816

  罗九公路沿线已成为兰州市户外运动爱好者的一条主要健身步道,深受徒步健身者的青睐。沿线修有仿古观景长廊,百家姓文化墙,景观蓄水池,叠水景观等,路旁可见垂柳,山楂,碧桃以及各色花草等等,步入其中,留恋忘返。

  近年来,伴随九州台、大兰山、金城公园、仁寿山景区等诸多景区提升、改造,南北两山现已成为兰州市民休闲、观光、旅游、健身的重要场所,每年科教游憩服务人数已达3688.55万人次。

  如今,南北两山绿化面积达到62万亩,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人工森林生态体系,成活各类树木1.6亿株,植物种类达424种,常见的脊椎动物达76种。据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评估,兰州市南北两山年涵养水源1431万立方米,年固碳量107万吨,年释氧量54万吨,年减少河道泥沙淤积量56万立方米,生态服务功能综合价值从1999年的4.6亿元到2019年的76.74亿元,两山林区内负氧离子含量是闹市区的10倍以上。

  犹如两片“肺叶”,南北两山为兰州筑起了一道牢固的绿色生态屏障。

  伴随兰州市持续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生物多样也日益丰富,久违的野生动物也开始重返、回归。张立勋说,近5年来,兰州市在生态建设及资源保护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目前兰州市范围内就有野生动物422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56种(哺乳类7种,鸟类28种)这是我市有统计以来最高的数字。值得可喜的是,近期已监测到野生动物重返的现象:比如说金钱豹,上个世纪60年代退出人们的视野,现在发现又回来了,还有野猪以及狼等都被监测到。这些食物链顶端动物的回归,说明我市范围内良好的食物链已经形成,生态环境也更加优化。在野生植物保护方面,我省引进培育五小叶槭、红豆杉、白皮松等14种珍稀物种,形成了以杨柳榆槐和桃李杏枣为主的乡土林木种质资源和以苦水玫瑰、紫斑牡丹、软儿梨、冬果梨、兰州百合为特色的种质资源,共计259种71科153属。 

  园林街区为城市增添青春、靓丽色彩

  黄河的突出特点是“水少沙多、水沙异源”。近5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因地制宜、创新实践,合理安排造林、种草、植绿等各项生态措施,着力推进流域大规模国土绿化,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不断扩大城乡绿色空间。

微信图片_20211203161826

  兰州市林业局造林科科长张海峰说,特殊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状况,不仅左右着我市的造林布局,还决定着我市造林的难度。我市的国土绿化,是优先考虑自然因素的前提下进行决策和部署。首先考虑到为市民就近能够享受良好的生态环境,我市在上个五年规划布局的时候,把工作重点放在城镇周边及道路沿线等,比如说在榆中、皋兰、永登县的县城周边,布局了上万亩的生态修复林,经过5年的造林,效果非常明显,目前,在这三个县城周边,已经初步形成人工森林公园的基础,预计在下个5年,将会逐步形成类似徐家山一样的人工森林公园。在对黄河领域进行生态修复的过程中,我市分两块进行了大规模的布局:一块是榆中县的北部山区,通过退耕还林、三北工程造林等措施,五年期间造林达到30万亩左右;另一块是在祁连山东部末端,也就是永登县境内,造林面积有20多万亩。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甘肃兰州:嘱托殷殷犹在耳,生态底色更见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