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技术网-河南网站建设-上海网站建设-SEO优化-网络营销-SEO三人行

  • 专注网站建设 服务热线: 13061801310

当前位置:我爱技术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两会代表委员热议打造“民航+”生态圈

发布时间:2019-03-19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微信截图_20190319154022

“民航”+生态圈

中国航空报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行动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要着力打造“民航+”生态圈。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产业,民航业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和产业辐射带动作用显著。目前,民航已经融入日常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汇集了人流、物流、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等海量数据,具备打造生态圈的规模基础。

如何打造“民航+”生态圈,增强民航对国家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辐射力和带动力?在刚刚闭幕的今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纷纷表达了看法。

“民航+高铁”:构建综合交通运输服务体系

随着民航和高铁的快速发展,空铁联运成为越来越多旅客出行的选择。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表示,民航与高铁是竞合关系,能优势互补、互相支撑,收到“1+1>2”的效果。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教授吴仁彪提供了一组数据:在高铁迎来大发展的背景下,民航同样发展迅猛,民航旅客周转量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比重已经从“十二五”开始的14%增加到现在的31%。

目前,中国是全球唯一同时具有广覆盖、高等级民航网络和高铁成网运行的国家。发展空铁联运既是现实需求的合理选择,也是未来发展的必然需求。2018年5月,民航局与中国铁路总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促空铁联运发展。《纲要》也提出, 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航空+高铁”的大容量、高效率、现代化的快速交通运输服务体系。

国内民航企业在空铁联运方面已经进行了诸多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以上海虹桥、天津、石家庄、海口等机场为中心,国航、东航、春秋等航空公司都推出了个性化的空铁联运产品和服务。今年春运期间,仅石家庄机场就保障了空铁联运旅客13.1万人次,同比增长17%。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铁路总公司原副总经理卢春房表示,高铁与民航各有优势,这两种交通方式应该是相互促进的,会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如高铁站与航站楼的一体化建设、高铁票与飞机票的一票连通。目前,国内已有11座机场将高铁站接入了航站楼,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在建设的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南京禄口机场T1航站楼改扩建工程等均规划了高铁接入。

民航和高铁的比较优势、集成发展优势明显,多位代表委员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了以机场为中心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吴仁彪说,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必须做好顶层设计,以机场为核心节点,发挥民航、铁路、公路、水运、管道的优势,“将5张图变成1张图”。全国人大代表、东部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钱凯法认为,要打造以机场为中心的高效便捷、包容开放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多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

作为国内第一家将长途汽车站引进航站楼的机场,重庆机场也建起了综合交通枢纽,并积极探索多式联运。全国人大代表、重庆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谭平川表示,未来,重庆机场将持续推动“中欧(重庆) 班列+空运”物流通道建设,助推多式联运国际货运体系搭建。

“民航+旅游”实现航旅一体化发展

交通和旅游如何有效结合,这是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李三旗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同样关心贵州航旅协同发展的,还有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勇。他说, 贵州省机场集团联合航空公司、旅游企业、销售代理共同推介“贵阳飞”品牌,推出“贵阳飞”中转航旅产品和特色旅游产品。为解决旅客从机场到景区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贵州省机场集团还在11座城市建设候机楼并开通专线直通车。

目前,海南正在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全国人大代表、海航机场集团有限公司监事长廖虹宇指出,海航机场集团坚持实施“航线开到哪儿,促销做到哪儿”的营销策略,加强旅游市场营销,并积极开发旅游产品拉动航空市场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煜如是说。从旅游业发展到航空业,自带航旅融合发展基因的春秋航空为旅客提供了多元化、个性化和高品质的航旅服务产品,“机+酒”、出境游、跟团游、门票等航旅产品一应俱全。

在出境游迎来“井喷式”发展之际,代表委员们注意到入境游还有待加码。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刘旗说:“现在入境游还面临一些问题,我们希望旅游是双向的流动。”王煜也表示,2018年我国出境游人数首次超过入境游,这对入境游提出了新的要求。他建议进一步扩大开放,形成发展外国人入境旅游的国家战略。全国政协委员、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李金早对此表示赞成,并强调民航与旅游的关系很密切。这意味着“民航+旅游”在创新产品设计和营销宣传方式,以吸引外国游客访华方面有很大的合作空间。

“民航+大数据”:服务民航强国建设

“大数据是座挖不完的‘钻石矿’, 璀璨夺目,潜力无限。”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谌贻琴在贵州代表团团组开放日活动上说。在数据资源特别丰富的民航业, 我们又该如何挖好这座“钻石矿”呢?

“治理航班延误、运行安全管理、飞机健康监控……大数据在民航的应用非常广泛,民航任何标准规则的制定背后都有大量数据的支撑。数据共享只是第一步,核心是大数据的分析、处理和使用。”吴仁彪说。依托大数据的支持,国内民航企业纷纷“试水”无纸化出行、行李跟踪、智能机器人等,以提高旅客服务水平和航班运行效率。

民航局近年来非常重视大数据的应用,积极推进智慧民航建设,《纲要》更是7次提到“大数据”。自2017年9月民航运行数据共享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23家民航单位签订《中国民航运行数据共享协议》以来,全行业深层次、大范围数据共享的大幕拉开,民航运行数据服务民航强国建设的作用不断提高。目前,全国229座机场全面开通“航信通”,32座千万级机场实现国内航班旅客乘机全流程电子化。

代表委员们纷纷表示,智能化是大数据发展的趋势。贵州机场集团依托大数据推进全方位的智慧机场建设,包括打造机场智慧物流、智慧服务、智能化运行保障、智能化安保等。值得一提的是,贵阳龙洞堡机场还于3月5日通过了民航局机场协同决策系统(A-CDM)评估。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两会代表委员热议打造“民航+”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