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共同富裕 民企担纲主力
发布时间:2021-12-09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陈永杰/文 共同富裕,已经成为人们关注度很高、讨论很广泛的一个重大经济政治社会问题。之所以如此,一方面,这是中国亿万百姓的长期向往与梦想,另一方面,是国家将此重大经济社会问题更加明确地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并着手大力推进与实际落实。
今年3月,中国发布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持续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更加积极有为地促进共同富裕。”今年8月,中共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对共同富裕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 强调“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今年9月,为落实十四五规划纲要和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精神,国家发改委明确表示,“将进一步深化对共同富裕问题的研究,制定促进共同富裕行动纲要,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切实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国家对共同富裕的最新表述和明确要求,以及即将制定出台“促进共同富裕行动纲要”,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特别是在民营企业中的反响更大。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中国人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做出了巨大贡献。民营经济在中国经济中扮演着“3、4、5、6、7、8、9、10”的重大作用:即民营经济以占用不到30%的土地矿产资源、不到40%的金融资源,为中国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100%以上的城镇新增就业。完全可以说,没有民营经济,就没有当今中国的经济强盛、全面小康与社会兴旺。
中国民营经济在实现共同富裕中扮演着特别重要又极为特殊的角色。一方面,中国民众中的先富人群,多半集中在民营企业家和高管人员之中;中国民众中的中等收入人群,大约一半分布在民营企业就业人员人群之中。另一方面,除农村外,中国城镇低收入人群,80%以上集中在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和个体户就业人群之中。因此,民营经济在中国人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中,作用巨大,责任更重大。从未来发展趋势看,没有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没有民营企业管理机制、分配机制的进一步改进与完善,就没有中国中等收入人群的逐步扩大,就没有中国低收入人群的逐步减少,也就没有中国“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 收入分配结构的逐步实现,也就没有中国共同富裕目标的逐步实现。
共同富裕,既是一个历史问题,更是一个现实问题;既是一个世界问题,更是一个中国问题;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既是一个国有、外资企业面临的问题,更是一个民营企业面临的大问题。下面,主要针对民营经济,简要谈一下对民营经济发展与促进共同富裕的一些看法。
一、历史镜鉴
共同富裕,虽然是一个中国词汇,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提出的特殊词汇。但就其内涵与本质而言,他有着中国历史的渊源,也有着世界历史的渊源。在一定意义上讲,他实质上是中国和世界历史上的先贤先哲们追求人类理想目标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当今中国人民追求理想实现的一种反映与继续。这些先贤先哲们的理想社会构想,对当今中国追求与实现共同富裕,是十分重要的历史镜鉴。
中国历史上的大同社会。人类关于理想社会的构想与追求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都提出了各自的理想社会。老子提出过“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孔子提出了“天下有道”的理想社会,墨子构思了一个“尚贤”“尚同”的理想社会。儒家经典《礼记 礼运》更是提出了“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构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些大同社会理想,都将没有贫穷、人人丰足、没有贫富差别、没有剥削与压迫作为其理想的重要内容。
西方历史上的空想社会主义。在古希腊,柏拉图提出了以“公平正义”为准则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提出了“理想城邦”构想,这些构想与中国的大同社会十分类似。之后,人类社会进入资本主义,面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工人农民的贫穷和资产阶级的剥削与压迫,西班牙的拉斐尔描述了自己设想的“乌托邦”社会,法国的圣西门和傅立叶、英国的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先后提出了自己的财产公有、共同劳动、人人平等、公平正义、没有私产、没有剥削、没有阶级差别、没有贫富差别的理想社会。
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想。马克思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的基础上,借鉴空想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提出了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消灭一切剥削压迫、建立全社会公有制、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构想,并为此构建了一整套理论,即以《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等著作为核心的理论——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构想与阐述的、与资本主义根本区别的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是:在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基础上组织的全社会生产,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需要;对全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安排与调节,并遵循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的按劳分配原则;组织无产阶级政党、开展无产阶级革命,建立无产阶级政权;通过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高度发展、实现向消灭阶级、消灭剥削、人人平等、人人富足、人人全面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马克思为实现这个理想奔波了一生、奋斗了一生。
列宁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列宁将马克思的理论应用于俄罗斯,组建了布尔什维克政党,掀起了俄罗斯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政府,建立了苏维埃共和国政权,开始在苏联推行列宁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列宁曾提出过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两个著名公式:一个是,“苏维埃政权加普鲁士的铁路秩序加美国的技术加托拉斯加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总和=社会主义”;一个是,“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着手建立了一整套的社会主义制度,进而形成了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并向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推广。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经济,其主要特征是:建立以国有制为绝对主体的公有制经济制度,限制非国有经济、禁止非公有经济;推行自上而下的以指令性计划为主的社会经济管理体制,限制与排斥市场经济、企业自主经营权和地方经济发展自主性;实行差别很小的劳动收入分配制度,禁止非劳动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走以重工业为重、军工为重的经济发展道路,消费品工业发展严重滞后,国家长期处于短缺经济状态,人民日常生活品供应长期十分紧张。在二战前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曾经一度显示出在经济发展速度方面的明显优势。但进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后,苏联模式在政治经济社会上的内在矛盾与根本弊端日益显现出来,军费开支庞大,经济技术发展和人民生活提高缓慢甚至停滞,民众贫穷与官员腐败并存,实际两极分化严重,最终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苏联解体,随之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纷纷放弃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宣告失败。
二、他山之石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推动共同富裕 民企担纲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