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技术网-河南网站建设-上海网站建设-SEO优化-网络营销-SEO三人行

  • 专注网站建设 服务热线: 13061801310

当前位置:我爱技术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祁连山:向“十好”国家公园目标迈进

发布时间:2021-03-12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人民微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祁连山,水草丰美,林海莽莽。这里是中国生态价值及其原真性和完整性最高的地区,是极具战略地位的国家生态安全高地。这里是中国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黄河流域重要水源产流地,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在新时代,这里既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先行区,也是生态系统修复样板区。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三个最大”的重大要求,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开展体制试点以来,以试点建设为依托,着力推动“生态保护高地、生态科研高地、生态文化高地”建设,扎实落实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各项部署,对标33项试点任务,稳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强化保护管理能力建设,不断夯实试点工作基础,着力在执法管控、社区参与、宣传教育以及科研监测等方面积极创新实践。

  对标试点任务 积极创新实践

  祁连山国家公园总面积5.02万平方公里,青海片区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占国家公园总面积的31.5%,涉及门源回族自治县、祁连县、天峻县、德令哈市4县市20个乡镇119个村。包括青海省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仙米国家森林公园、黑河源国家湿地公园等,特别是青海片区范围内湿地鸟类种类、数量较多,是黑颈鹤、斑头雁等水鸟的重要繁殖地。

  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是党中央、国务院交给青海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2017年9月试点方案印发后,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总体部署,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国家代表性、全民公益性的国家公园理念,系统推进体制试点工作,成立了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印发《青海片区实施方案》,严格对照试点方案目标任务,以生态保护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不断优化功能布局,强化制度建设,实施生态工程。

  试点以来,中央和省级财政先后累计投入3.69亿元,重点实施了管护站标准化建设工程、国家公园大数据中心、展陈中心、生态科普馆、生态监测站、智能化管控工程、科普宣传教育、生物多样性监测调查等34项重大工程。与此同时,通过开展封山育林、湿地保护、沙漠化土地治理和退化草地治理等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祁连山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植被恢复速度明显加快,沙化扩展趋势初步得到遏制,水源涵养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通过三年多的努力,青海片区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综合管护能力显著增强,基础服务设施不断改善。随着各项试点任务的不断完成,基本建成了与国家公园建设要求相匹配、具有青海片区特色的体制机制,形成了省管理局、2州协调领导办公室、4县市管理分局、9个管护中心以及40个标准化管护站点的管理体系,实现了资源管护网格化全覆盖,搭建了较为完备的科研监测平台,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规划体系、科研监测体系、综合执法体系、生态保护管理体系、自然教育体系、基础保障体系、信息化管控体系和教育培训体系,有力保障了青海片区生态保护工作的有效运转。

  社区参与共建共治共享机制 让牧民群众吃上“生态饭”

  2018年,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探索建立“村两委+”社区参与共建共治共享机制,以“村两委”为支撑点,以点带面加强社区群众的宣传教育,普及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情况,通过党员示范带动,以社区居民为主体,建立祁连山国家公园社区宣教、巡护两支队伍,切实把国家公园宣传阵地延伸到群众身边,积极引导社区居民参与国家公园保护建设,引导社区群众切实增强国家公园认同感和归属感。与此同时,各管理分局依托天保公益林项目及精准扶贫等政策,将“村两委+”联点村内有劳动力的建档立卡人口、禁牧农牧户、搬迁移民农牧户、退耕还林农牧户聘选为生态管护员,提高了公园范围内居民收入水平。

  为了将生态文明及国家公园理念以群众更容易接受的方式传到千家万户,作为试点村之一的郭米村在宣传中将具有400多年历史的“则柔”融入生态环保内容,目的就是通过最原真的方式让大家了解国家公园,以实际行动去保护他们世代生活的地方。

  “我们村是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的入口之一,积极参与到祁连山保护工作中显得非常重要。多年来,这里的牧民保护生态的意识一直就很强。”郭米村社区党支部书记韩琳说。

  2018年,作为试点村之一的郭米村,与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签订了《“村两委+”模式共管协议》。

  “村两委+”模式通过加强党建、设立生态学校和生态课堂、建设生态宣传长廊和宣传橱窗等形式,深入广泛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祁连山生态自然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村两委积极带动农牧民群众成为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的生力军。

  为此,郭米村成立了祁连山林场管护队,这支由24个人组成的管护队除了负责日常的巡护,发现问题还要及时打电话上报给村两委,然后由村里上报管护站。

  管护员李毛太十分珍视自己所佩戴的红袖章。“我们世世代代就生活在这里,保护好这里是大家的心愿。”李毛太说。

  目前,郭米村正在打造祁连县全域旅游试点村,依靠生态旅游来巩固脱贫成果,致富奔小康,走上一条因地制宜的生态富民新路子。

  而像郭米村这样的典型只是国家公园“村两委+”模式的一个缩影。

  开展自然教育活动 打造自然教育品牌

  近年来,青海全力推进三江源、祁连山两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并在我国率先启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积极探索实践,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和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提供“青海经验”。

  从2019年伊始,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和青海省环境教育协会结合“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世界地球日”“爱鸟周”等系列宣传日活动,陆续走进西宁市几何书店、杨家庄小学、祁连路小学、西宁市第一中学以及门源回族自治县珠固乡寄宿学校、祁连县第一完全小学、祁连县民族中学、天峻县中学、德令哈民族学校开展了“祁连山生态大讲堂进校园”自然教育活动,通过联合创作“我爱祁连山祁连山是我家”手绘自然活动、野生动物填色卡手绘、食物链“生命之网”小剧场、观鸟识鸟爱鸟自然体验等活动,连接国家公园内和市区青少年对自然的认知和向往,千余名师生、家庭、学校参与其中并深受教育。此外,充分动员青少年志愿者参与生态保护建设宣传员和保护者的志愿服务行动,让青少年走进自然、了解自然,进而去呵护自然、保护自然。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祁连山:向“十好”国家公园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