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一座伸进西部干旱地区的“湿岛”
发布时间:2021-01-14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人民微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这里水草丰美,这里景色宜人,这里是中国生态价值及其原真性和完整性最高的地区,是极具战略地位的国家生态安全高地。它既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先行区,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也是生态系统修复样板区。它就像一座伸进西部干旱地区的“湿岛”,滋养着祁连山青海片区的山山水水和万千生灵。
祁连山是中国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黄河流域重要水源产流地,此间地貌涵盖高山、冰川、森林、草原等,海拔介于2000至5000米,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祁连山东西长约1000公里,孕育了黑河、疏勒河、石羊河等近千条大小河流,灌溉了河西走廊和内蒙古额济纳旗,为约10多万头牲畜和600多万人口提供生存条件。
祁连山国家公园总面积5.02万平方公里,青海片区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占国家公园总面积的31.5%。涉及门源回族自治县、祁连县、天峻县、德令哈市4县市17个乡镇60个村。包括青海祁连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仙米国家森林公园、黑河源国家湿地公园等,特别是青海片区范围内湿地鸟类种类、数量较多,是黑颈鹤、斑头雁等水鸟的重要繁殖地。
祁连山的特点就是山连山沟连沟,沟壑纵横,蜿蜒延绵,如山的海洋,磅礴雄伟。一旦进入祁连山脉,就进入了山的世界,人时而在牧草丰美的宽谷里,看那山间羊群像白云一样飘动。时而在白雪皑皑的山岭上,感受着祁连六月飞雪的奇景。时而在林海间穿越,听那林海涛声。
千百年的历史积淀,在祁连山北部积累了人类非常精彩的文化遗产,与南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就让祁连山有了南北显著的人文差异。
——从北到南,南高北低的地势和海洋季风造成南北巨大差异。
祁连山南北最宽处的跨度300公里,南北景象差异巨大。北低南高,北部开阔,多为平原,干旱、温暖,人口密集,农业规模较大。南部为山地,湿地、河流密布,海拔高,天气寒冷,人口稀少,为广阔的牧场。
北部人文资源较为集中,依靠祁连山依次分布着张掖、武威、酒泉、敦煌、嘉峪关、玉门6座历史名城,而南部只有德令哈市、西宁市、海东市。因此,北部是人文资源富集区,延续上千年的丝绸之路是国家大通道,人类文明精华遗产相对比较集中。而南部是自然资源富集区,享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这里是北部河流的源头区域,其中敦煌的母亲河疏勒河发源于青海天峻县境内,张掖、酒泉的母亲河黑河发源于青海祁连县,武威的母亲河石羊河发源于青海石羊河源保护分区,嘉峪关的母亲河托勒河发源于祁连县。这些河流千百年来滋养了流域的文明,成就了流域内的城市,也成就了河西走廊。可以说,没有祁连山也就没有这些河流,没有这些河流也就没有河西走廊。依河而居,河流滋养流域文明,祁连山的文明延续方式,和世界很多文明的存在方式一模一样。
南部的山地里分布了大面积的湿地和湖泊,湿地是生命之源,是生命多样性的基地,其中青海湖、哈拉湖、尕海、金子海、茶卡盐湖、吉纳尔盐湖等,吸引了大量游客、科研人员、户外探险者。几条河流源头地区的湿地,是野生动植物繁衍生息的理想家园。在祁连山西段的荒漠区雅丹地貌群中,还有一处堪称世界奇景的水上雅丹。
造成南北如此巨大差异的原因一方面是祁连山南高北低的地势,北部开阔,南部山地的地理因素。另一方面是来自海洋的季风原因造成的。
——从东到西,由降雨决定景观的巨大差异。
祁连山从东南到西北有着显著特征的变化,根据这个变化,可以将祁连山分为东、中、西三段。民乐县的扁都口以东为祁连山东段,扁都口至疏勒河上游谷地为中段,疏勒河谷以西为西段。
东部地区大致由冷龙岭、大通山——达坂山、拉脊山3列山脉,与大通河谷地、湟水谷地和青海湖盆地组成。这里由于降雨丰富,生长着茂密的森林,风景秀丽。分布有仙米、天祝、互助北山、群加、坎布拉等国家级的森林公园,其中分布着以青海云杉、祁连圆柏为主的寒温性针叶林。青海云杉是在青藏高原沧桑巨变中,适应了干旱寒冷气候的中国特有树种,祁连圆柏因最早发现于祁连山而得名。这些寒温性针叶林发挥了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
中部地区森林开始减少,草原资源丰厚,有祁连草原、山丹军马场、大马营草原、康乐草原等诸多美丽的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牧区,也是历史上各民族重点争夺和重要的游牧区。
西部地区从北向南有党河南山、赛什鄂博图岭、土尔根达坂山、柴达木山等。祁连山景观在疏勒河谷以西有巨大的变化,由于东部季风吹到这里已成强弩之末,所以这一带降雨稀少,地貌呈现出一片荒漠景象,南面是柴达木戈壁,而北面是巴丹吉林等沙漠。
祁连山东西方向上景观的巨大差异是由降雨决定的。从太平洋吹来的东南季风裹挟着暖湿气流吹到祁连山,被高大的山峰截住,形成了丰沛的降雨。但是,季风一路向西吹送时,力量越来越弱,祁连山的地貌从东向西也就出现了不同的景象。
——从上到下,垂直植被分布带进而形成从上到下的景观分布带。
祁连山另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因为气候原因形成了从上到下的垂直植被分布带,进而也形成了从上到下的景观分布带。从上到下大致有高山冻原、森林、灌丛、草原、荒漠5个植被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从上到下垂直分布的土壤类型。由于祁连山山系延绵上千公里,因此东、中、西部的植被垂直带也有一定的差异,阴坡和阳坡也有不同。
有意思的是,植被带的垂直变化也影响动物形成了垂直分布的种群。以雪豹、岩羊和盘羊为代表的高山裸岩动物群,成了高山之上的居民。以甘肃马鹿、蓝马鸡为代表的森林灌丛动物群,活跃在存林里。以黄羊、秃鹫、喜马拉雅旱獭为代表的草原动物群,在草原上随处可见。以野双峰驼、沙鸡、沙蜥为代表的荒漠动物群,成了西部地区的独特风景。
其实,祁连山高山顶上的精彩不容忽视。祁连山高大的山峰截住了气流和云团,在高山发育了众多的雪山和冰川。根据《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数据,祁连山已查明共有冰川3066条,总面积2062平方公里,储水量约1320亿立方米,接近于三江源的冰川资源。这是一个巨大的固体水库,是名副其实的高山水塔。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祁连山:一座伸进西部干旱地区的“湿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