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新闻发布会问答实录(2018年4月25日)
发布时间:2018-06-07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1、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刚才几位领导介绍了要培养高素质的产业工人,提升他们的职业认可度和自豪感。能不能具体介绍一下,上海将怎样在产业工人培养使用、待遇保障等方面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呢?
张岚(市人社局副局长):我们感到上海要实现高质量的发展,离不开技能人才的有力支撑。这几年来,上海着力在技能人才的培养、评价、使用、激励方面,不断取得突破。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面向全体劳动者职业培训的制度已经建立起来。二是技能人才的评价模式在持续的完善。三是多层次、多形式的技能竞赛体系逐渐形成。技能人才的激励保障机制措施也得到提升,高技能人才队伍在上海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我这里有一个数字,2017年底本市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重达到32.08%。每年职业培训量超过了百万,达到106.8万。
2017年10月,上海成功申办了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之后,我们以此为契机,对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制度安排,结合上海市人才工作大会精神的贯彻落实,以及上海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的制定,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会同了市委组织部等全市20多个部门,起草了《技能提升行动计划(2018年-2021年)》,这也是结合2021年世界技能大赛在上海举办而制定的行动计划。该计划在前天经过市政府常务会的审议通过,近期将按照程序向社会公布。
《行动计划》主要聚焦了上海建设“五个中心”,打响“四大品牌”所提出的重点产业、重点领域,实施10项技能提升计划。同时,围绕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使用、引进、激励、保障等环节,也做了一系列的制度安排。针对提高技术工人待遇,提升他们的获得感、满意度方面,有几个具体措施:一是提升技能人才的政治待遇,包括加大在技能人才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力度,提高技能人才参政议政的能力,将获得世界级、国家级奖项的高技能人才纳入党委联系专家范围,与市委组织部定期举办高技能人才党校研修班。
二是提高技能人才收入水平,包括稳健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定期发布企业技能人才市场工资价位,鼓励企业建立健全符合技能人才特点的工资分配制度、补助性的津贴制度和技能人才的正常增长机制。鼓励企业实行高技能领军人才的年薪制和股权激励,设立高技能人才的特聘岗位津贴和带徒津贴。
三是解决技能人才的切身问题。包括鼓励各区、行业和企业根据实际情况,研究探索通过人才公寓和提供购(租)房补贴等方式,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在外来高技能人才子女凭证入学方面予以保障。对在经济结构调整当中,可能会出现的困难企业,要保障高技能领军人才的稳定就业。
四是提供技能人才保障服务,包括建立优秀技能人才的疗休养和体检制度,完善社保关系转移接续,以及异地就医的直接结算工作。鼓励各区、行业和企业建立技能人才的企业年金制度,职工互助保障计划和补充医疗保险,提高技能人才的社会保障水平。
2、解放日报:我们知道过去“上海师傅”有非常高的知名度,也是上海品质的代表,现在上海提出重振制造业,打响制造品牌。上海将如何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激发产业工人的热情呢?
姜海涛(市总工会副主席):谢谢你的提问,“上海老师傅”一直是上海的品牌,背后是上海的制造、上海的品质的信赖。而对上海制造、上海品质的信任离不开一大批一线辛苦的产业工人。很多老师傅都是长期在一个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体现的就是工匠精神。上海制造需要有一大批上海产业工人。这次在调研时候发现,上海产业工人总数目前在540万,占从业人员总数40%多,而且制造业中的上海产业工人达到340万。李强书记提出上海要推动四大品牌,特别是上海制造。上海的产业工人、上海工匠的培育,上海高技能人才的培育,是推动上海制造很重要的基础性因素。我们在这方面,在文件当中也专门提出,要使上海高技能人才、上海的工匠更多得到社会的认可,得到大家的认同,产生更高的荣誉。所以,这几年在推动上海工匠选数过程当中,工会和相关部门做了一些工作,提出十年要选出1000名上海工匠,目前已经选出182名,很多的工匠是在岗位上能带动产业发展的先进人物,比如说李斌同志等。在下一步工作中,将按照《实施意见》的要求,继续加大选树的力度,更多的是加大宣传力度,使更多人认识他们,尊重他们,弘扬他们的精神。
第二,要把上海的工匠作用更多地推动到一线,推到更多的产业工人队伍当中去,他们是我们的典型,是我们的精英,让更多的产业工人向他们学习。
第三,要像以往的老师傅一样,以前老师傅有一个特点师徒带教,这种好的传承模式要进一步发扬好。
第四,现在的产业工人和以往的老师傅相比,更主要一点还体现在岗位的创新。现在先进制造业不仅仅是手艺的传承和琢磨,更多的是在岗位上创造创新。这次在《实施意见》上提出,今后要加大对职工在岗创新工作的投入,也会评选职工创新创效奖,加大这方面的投入,使更多的产业工人立足岗位,让岗位创新得到承认和认可。谢谢!
3、上海电视台:我们注意到,“十二五”期间住房部门提出了很多的帮扶政策,“十三五”期间扶持力度怎样?之前上海建立了统一的住房租赁平台,目前这个平台运行情况怎么样?这个平台会给产业工人以怎样的支持呢?
另外,想问一下公积金中心领导,公积金中心有一些相关的政策,包括给外地的产业工人有加金的政策,能不能具体介绍一下?在公积金的提取和使用方面,给产业工人有怎样的帮助?谢谢!
张立新(市房管局副局长):产业工人的确为上海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的确市委、市政府各级部门都很关注住房问题。“十二五”采取了一些措施,“十三五”我们以更聚焦产业工人采取组合拳,多渠道、多层次解决产业工人住房问题。
第一,继续实施好单位租赁住房。本市2009年建立了单位租赁房的制度,这项制度是支持产业园区,以及企事业单位利用自用土地建设单位租赁房,目前为止已经建设近9万套的单位租赁房,这里面绝大多数是产业工人。“十三五”还是紧紧依托好政策,继续推进好。
第二,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去年以来,本市贯彻落实十九大加快推进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保障政策,以住房是用来住,不是用来炒来发展租赁市场。去年市政府也出台了相关的配套政策,按照合理规划布局,主要以促进职住平衡为原则,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周边还有科创园区,以及产业集聚区,交通枢纽,地铁上盖等,在交通枢纽周边大力推进租赁住房建设。对社会存量房源也鼓励机构进入,开展代理经租,使租赁住房更加稳定,原来以散户出租为主,稳定性就比较差。截至为止,租赁住房新建、配建有200多万平方米,接下来进一步推动产业园区以及重点企事业单位紧密对接,更好的满足好产业工人的需求。还有一块鼓励采用多样化,比如说货币化,发放租赁补贴的方式,使产业工人有更多的选择。以上就是怎样加强产业工人的住房补贴。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市政府新闻发布会问答实录(2018年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