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巨变时代发出“我们的声音” 上海新闻界庆祝第十六届中国记者
发布时间:2019-04-21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在新闻传播手段与传播格局日新月异的时代,新闻工作者们应该有怎样的姿态和担当?在11月4日举行的上海新闻界庆祝第十六届中国记者节大会上,奔跑在“转型路”上的新闻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担负媒体责任、大胆探索创新、勇当时代先锋。这既是时代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全新要求,更是当代新闻工作者核心价值观的本质体现。
媒体融合,创新传播手段
在这样一个“巨变的时代”,如何发出传统媒体的“好声音”?解放日报新媒体中心主任张玮从一次质疑说起:“上周四,一位采编部门的部主任找到我,‘你们上个月排名是不是算错了?我们记者的稿件点击量不可能只有这点。’”他坦言,听到这位领导的质疑,心里却感觉开心。因为随着“全媒体采编平台”系统搭建,打通纸媒和新媒体采编“一键签发”之后,解放网所有频道也划分给各部门,记者既有刊发稿件的权利,也有发稿量和点击量的考核。“这正是从关注到参与,再到融合的转型体现。”
上海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中心记者李斌说起前阵子网上热议的8号线“胖阿姨”,“我和同事不仅录音采访,还录视频,并分别写成录音报道和微信稿件在广播和广播微信公众号话匣子上播发,阅读量一天内超过五万,网友们都为胖阿姨的正能量点赞!”他介绍,广播记者也是文字记者,同时也做摄像、图片编辑,还做视频编辑和微信编辑。一专多能这个词,在如今的广播记者身上得到具体体现。
也许正因此,在一次次媒体转型时期都会被人“唱衰”的媒介,生命力却正变得越来越顽强。
耐得寂寞,专心做好内容
记录时代“先锋”的新闻人,本身也不会停下探索和传播真理的脚步。文汇报政经报道中心记者顾一琼,在报道了研发出国际最前沿的静脉识别技术、构建病历大数据平台等多家科创企业后,始终在思考一个问题:作为一名主流媒体记者,是否也能像这些上海优秀科创企业一样,耐得住寂寞,多一份坚守,沉下心来做好内容,多一些有深度、有温度的思考,多一些讲人文、讲情怀的解读。
上海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中心记者李姬芸,则把新闻的视角,对准了一座城市的“老大难”课题——水环境治理。在嘉定区马陆镇上海包装城附近几条发黑发臭的河道调查时,她和环保人员发现,企业为了节约成本,让污水处理设备成了“摆设”,便立即对企业执行环保法规阳奉阴违的情况进行了曝光。“到目前为止我们做了13期河道调查节目,拍了700多分钟素材,足迹遍布上海的每一个郊区,还会不定期回访。听到老百姓说一句‘现在小河不臭了’,心里比什么都高兴。”
不忘初心,聚焦城市凡人
优秀的新闻人都有一颗不变的初心。他们总是把目光聚焦在这座城市最平凡、又最富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人民身上。作为一名多年报道公交行业的记者,新民晚报民生新闻中心记者张欣平一听说127路公交车可能要撤销,就感觉可能会给市民带来不便。他先后走访了127路客流量最高的长宁仙霞地区居民、127路车队、线路调度员和驾驶员,以及公交管理部门,听到了沿线居民的反映,也掌握了线路客流的数据,加上自己的跟车现场观察,最后以《公交127路该“弃”还是该“留”》为题刊发整版报道,以多方面论据表达了127路不该撤销的观点。
报道见报第二天,市交通委便召集相关部门协商,最终做出了“暂缓实施127路撤销计划”的决定。许多市民打来电话,感谢记者“替老百姓说话”。张欣平认为,在媒体融合的大势下,如果记者的足迹依旧能深入到基层,帮民所需、解民所忧,何愁没有关注度,又何愁没有影响力?
正如在本次大会上朗诵的诗歌《新闻工作者,时代的先锋》所言,无论媒体形态如何改变,人民群众的期盼不会改变。媒体人身上的责任,也不会减去一丝一毫。每一次出发,都是一种不变的理想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