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技术网-河南网站建设-上海网站建设-SEO优化-网络营销-SEO三人行

  • 专注网站建设 服务热线: 13061801310

当前位置:我爱技术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专家学者热议:保险如何助力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

发布时间:2019-04-11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黄蕾)近日,由上海保险学会和复旦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联合主办的“保险助力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专题研讨会在复旦大学成功召开。会议邀请了在沪高校学者、行业高管代表参会。

  本次会议围绕2019年1月份由中国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八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简称《行动计划》)展开讨论,探索保险如何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本次研讨会由复旦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许闲主持。许闲指出,2020年日益临近,冲刺国际金融中心目标的阶段已然到来,本次会议召开的主要背景是为进一步落实《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实现国际金融中心、国际保险中心与金融科技中心的联动与助推,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任务清单”,推进保险要素市场建设,加速区域性再保险中心建设,实现保险行业在税收、制度和行业规范等方面加快与国际接轨等。

  参与嘉宾对此话题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上海保险学会秘书长赵雷在会议致辞中表示,2020年建成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时间紧迫,行动计划提出要设立“一带一路”再保险承保共同体及营运平台,目前来看,这一块在税务安排上与国际惯例仍然存在差距。“再保险业务的发展其实和支持政策有‘强关联’,我们期待税收方面上海能真正有所突破,希望专家学者以及业界高管对此献言献策。”

  “我们的保险科技有较大的发展机会,保险行业是我们金融的突破口,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发力方向。”上海交通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费方域教授指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需要全国配合,举全国之力,同时也需要国际资源的参与。”

  费方域提出了三条具体的建议。首先,把上海现有的金融机构激活,提高运行效率,助推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其次,吸引新的动能,集聚更多的金融机构、互联网企业和创业企业,提升金融竞争力的同时,形成金融创新生态链;第三,借助上海自贸区这个平台推出更多制度创新,例如在监管方面就可以尝试“监管沙盒”,推动保险科技等更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

  复旦发展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表示,行业需要提出可以落地的政策建议。孙立坚教授通过国内外对比指出:“金融还是要落在企业的资产端,金融要带动实体经济,比如金融科技等,而不能再出现金融套利的创新。参考离岸美元的蓬勃发展,我们的再保险发展将会是一个突破口。”

  上海建设国际融中心,保险方面能不能亮出硬核实力?在中国财产再保险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总经理吴忠东看来,上海需要对标国际一流水平,探索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税收体制,尤其是再保险这一领域,上海要尽快形成优势。

  安达保险有限公司市场总监郑波也提到了税收的竞争优势问题。“上海要增加对优秀金融机构、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就要实施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政策,比如简化税制、降低税负,包括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最新权威数据显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全球排名已连续两期位列第五。”华东师范大学保险系主任叶明华表示,一是大力发展保险科技,发挥后发优势;二是充分挖掘人口红利,人口在寿险业发展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上海今后应充分挖掘自身的人口红利,推动保险业尤其是寿险再上台阶。”

  众安学院院长姜振兴提出:“金融中心和科创中心是上海目前最大的两个特色,接下来如何推动两者深度融合是关键。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有两点值得关注:首先要打通数据壁垒,其次是人才先行。”

  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保险学院常务副院长徐爱荣指出,上海国际保险中心建设可在多方面进行尝试。首先,上海再保险行业发展并不快,可尝试再争取一些政策支持。当前政府提出减税降费,上海保险业可结合自身情况,与监管部门协商,有的放矢地争取一些政策红利。

  劳合社中国副总经理徐军则从外资保险公司的角度,表达自己的一些看法。“希望可以营造更好的保险经营环境;增值税对于中国在国际保险市场上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对于再保险;数据的开放很重要,并且可以利用保交所进行探索。”

  来自诺德保险经纪的顾征认为,目前国内的理赔服务水平需要提高,并且希望上海可以多承担一些国家课题,并且在上海进行试点。同时,要加强保险公司在国际上的形象宣传等。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专家学者热议:保险如何助力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