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回蓝天白云 乌海摘掉了“黑帽子”
发布时间:2018-03-20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新华社呼和浩特12月8日电题:乌海摘掉了“黑帽子”
新华社记者李仁虎、任会斌
初冬时节,蔚蓝的天空下,甘德尔山清冷挺拔,黄河蜿蜒穿城。海勃湾水利枢纽蓄起的乌海湖,如一面明镜镶嵌在起伏的山岭之间,远水近冰,水鸟飞翔,与岸边树木萦绕的公园广场、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绘成了一幅“北城海景”。
“这几年乌海终于把‘黑帽子’脱去了,空气质量越来越好!”74岁的张茂盛是内蒙古乌海市的老住户,两年前他买了4个小音箱,跟市民经常一起跳广场舞,还每天一早一晚各快走一个小时,“12月6日空气是优,7日也是优,出来伸伸筋骨,别错过了好环境。”
乌海,“乌金之海”,取焦煤等黑色矿产资源丰富之意。上世纪末至2008年前后,煤炭、炼焦、石灰、电石、铁合金等厂矿纷纷上马,加之技术工艺落后,工业烟尘污染严重,远看就像戴了顶“黑帽子”,远山近水和行人常年笼罩在浓浓的雾霾之中。
“小厂小矿遍地开花,从早到晚烟尘滚滚,空气中的煤烟味都呛鼻子。人们很少在屋外晒衣服,更别说锻炼了。”张茂盛回忆说。
“当时,大气污染成了制约乌海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乌海市经信委主任李春晓说,根治污染,出路唯有壮士断腕,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一场要回蓝天白云的战争打响了!淘汰小焦化厂300多家,全面关停取缔煤矿、电石、铁合金、石灰等小企业……仅“十一五”期间,乌海市就淘汰规模小、技术落后和污染严重的各类企业1560多家。随后,乌海市停止审批新建电石、硅铁等工业项目,2016年起又不再审批新建焦化、钢铁等高污染项目。
在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和控制煤焦化、氯碱化工等资源类产业规模基础上,乌海市还引导企业延长资源类产业链,加强上下游衔接,推动煤焦化、氯碱化工、硅化工等支柱产业低碳循环发展,变废为宝,清洁生产。
过去“点天灯”的焦炉煤气,如今成了宝。乌海市千里山工业园内,一座以焦化厂排放的焦炉煤气为原料的液化天然气工厂拔地而起。乌海华油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的技术人员介绍说,西来峰工业园内也有一座相同的工厂,两个厂每年可回收处理20多亿立方米焦炉煤气。
自备电厂以劣质煤发电,严格脱硫脱硝和除尘;生产中产生的氢气、一氧化碳,回收作为清洁燃料……投资60多亿元的内蒙古东源科技有限公司,2015年投产以来利用乌海市丰富的电石、甲醇产品生产精细化工原料1.4—丁二醇,不断向下游的可降解塑料等产品延伸。
“循环发展,既保护了环境,又大大提高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这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的副总经理朱庆和深有感触地说。
恒业成有机硅、卡博特白炭黑、腾龙草甘膦、奥立再生玻璃、神雾聚乙烯……李春晓介绍说,“十二五”以来落户乌海的补链、延链项目不胜枚举,其中80%以上是精细化工项目,另外还有资源循环利用和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项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乌海市进一步确立了生态立市发展战略,实行产业项目环保“一票否决”制。乌海市环保局副局长李爱通说,近年来,全市一边推进调结构转方式,一边以严于国家标准的指标要求,拉网式实施焦化厂环保提标改造、矿区环境综合整治、城区烟尘综合整治等系列环保工程,2013年以来,累计实施工业烟尘、煤层灭火、自燃矸石堆治理、火电企业超低排放等大气污染治理项目2693个。
硬招频出,多措并举,使乌海市逐步走出了“宁可呛死,不能饿死”的粗放式发展尴尬境地。2013年以来,乌海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60多家增加到133家,工业结构也实现了以原料型为主向加工型为主的转变。今年前10个月,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1.2%,居自治区各盟市首位。
失去多年的蓝天白云又回来了。乌海市环保局测数据显示,2016年空气质量指数优良天数达到275天,比2013年增加136天。今年前11个月,空气质量指数优良天数已经达到245天。
“乌海变富了、变美了,大伙儿最深的感受是草木多了、天蓝了,能室外活动呼吸了。”张茂盛停下舞步,笑呵呵地说。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要回蓝天白云 乌海摘掉了“黑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