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棱甩掉窮帽子踏上振興路
发布时间:2020-01-10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原標題:綏棱甩掉窮帽子踏上振興路
一個村的發展,更需“頭雁”領航。駐村工作隊、村干部、致富帶頭人便是村裡的“頭雁”,他們引領村集體產業發展,村集體經濟壯大了,一人變眾人,眾人變法人,形成合力面對市場。
綏棱縣有17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從一家一戶、各干一攤,到一村一品、一鄉一業,基層黨組織在脫貧攻堅中的戰斗堡壘作用發揮突出。2012年全縣有建檔立卡貧困戶3234戶8025人﹔2018年已脫貧2858戶7181人,未脫貧376戶844人,全縣17個貧困村已全部脫貧出列。
據介紹,綏棱縣以脫貧攻堅統領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不僅實現了貧困縣如期脫貧摘帽,而且正腳步扎實地奔向鄉村振興。
解難題補短板向難點發力
“歷史欠賬”是貧困的病根之一。綏棱縣通過推進脫貧攻堅工作,在住房、飲水、教育、醫療等欠賬和缺口上治標治本有良方。通過“十查十看十改”,深入查找在精准識別退出、精准管理、政策落實、幫扶工作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首先全方位進行篩查整改。在教育保障上落靠政策,確保沒有一人因貧輟學﹔在醫療保障上設置了新農合保險、大病保險、商業保險、民政救助四道屏障,最大限度擋住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群眾全部住上了安全房、暖屋子﹔安全飲水村村接通。
換炕席,掃屋子,貼春聯,挂福字,備年貨……綏棱縣綏中鄉海林村貧困戶李海龍說,2019年的春節格外暖心。“安裝了燒炕鍋爐,一天燒一回非常暖和。家裡有一個老人和兩個孩子,大女兒上大學了,兒子讀初中。靠好政策蓋了新房,自己沒添多少錢,一家五口就住上了這麼寬敞的大房子,摘掉了窮帽子,日子越來越好了。”在克音河鄉向榮村幸福大院,62歲的劉鳳山說,住進幸福大院,結束了20年沒有房子的生活。在這裡,63戶住房困難戶和他一樣住進了幸福大院,暖屋子暖身更暖心。
強基礎找門路向產業聚焦
“今年我們村的花卉賣到了哈爾濱。”綏棱縣靠山鄉靠山村第一書記、省機關事務管理局駐村工作隊隊長陳華說,靠山村採取“企業+基地+貧困戶”的模式,成立了以村集體為主體的花卉種植公司,栽種牽牛、串紅、孔雀草、龍翅海棠等花卉80萬株,帶動貧困戶和群眾80余戶,人均增收千元以上,解決不能外出務工人員增收難題。全村35戶貧困戶都背靠兩個以上穩定的脫貧項目。村裡不但有花卉種植,還採取毛蔥、大蘿卜套種的模式與企業簽訂單,15畝中藥黃芪種植項目也開花結果,村裡的施工隊伍也為村裡持續增收。
“產業項目是強縣之本、致富之源、脫貧之基,要堅持把產業項目作為重點來抓,實現每個有意願、有能力的貧困戶都有穩定增收項目。”綏棱縣副縣長劉潤偉介紹,綏棱縣確定了光伏、冷鮮食品、食用菌、大鵝養殖四個扶貧主導產業,今年,縣裡拿出近千萬元用於獎勵貧困戶發展食用菌等增收產業,累計為1119戶符合貸款條件、有貸款意願的貧困戶辦理扶貧小額貸款5800余萬元。投資34萬余元為17個貧困村建設村級光伏電站,可帶動貧困村貧困戶1324戶,預計無勞動能力貧困戶每戶每年保底增收1500元。據統計,綏棱縣有1264戶貧困戶參與發展食用菌產業,戶均增收近3000元。參與鮮食玉米種植的貧困戶有890戶,戶均增收近2000元﹔參與大鵝養殖的貧困戶有782戶,戶均增收800余元。
明路徑蓄后勁向鄉村振興出發
今年初,綏棱縣克音河鄉向榮村的分紅大會紅紅火火,743萬元現金碼放成一個“金字塔”,家家戶戶來領錢。村黨總支部書記劉峰帶頭成立的向榮專業農機合作社流轉全村土地,58戶貧困戶帶地入社,2018年經營收入1077萬余元,428戶入社村民及貧困戶分紅743萬元,村集體實現增收50萬元。村民王玉龍難掩激動之情:“今天估計能領3萬多元呢!從種到收都不用自己插手,自家的土地放在‘能人’手裡放心。”
綏棱縣制定出台了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三年規劃,重點實施資源開發促增收、資產經營促增收、資源管理促增收等“十四條致富路徑”,涌現出了以克音河鄉向榮村農機合作社、靠山鄉靠山村勞務施工隊為代表的一批貧困村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典型。各鄉村根據區域生產優勢發展特色產業項目,水田區鄉鎮發展綠色水稻生產加工,旱田區鄉鎮種植大豆、雜糧、蔬菜等經濟作物,村一級通過建立農機合作社、種植合作社等新興經營主體,發展特色種植、養殖,通過縣鄉村三級產業交叉覆蓋,達到貧困戶增收項目蓋滿蓋實蓋嚴。
據介紹,綏棱縣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到53家,組織27個新型經營主體與貧困村、貧困戶建立了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通過土地入股、資金入股、就業帶動等實現貧困戶穩定增收。通過培育打造主導產業,為鄉村振興、產業興旺蓄足后勁。
回望來路,綏棱縣脫貧攻堅步伐穩健﹔擘畫未來,鄉村振興圖景正在寫實。(宮羽生 記者董新英)
(責編:鄒慧、張喜艷)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綏棱甩掉窮帽子踏上振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