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技术网-河南网站建设-上海网站建设-SEO优化-网络营销-SEO三人行

  • 专注网站建设 服务热线: 13061801310

当前位置:我爱技术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上海奉贤黄桃之乡转型样本:从“三老”困境到自我造血新桃源

发布时间:2019-03-18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上海市奉贤区青村镇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黄桃之乡”。

  粉墙黛瓦、错落有致,小桥流水、枕水而居,一切掩映在桃源间。很难想见,几年前,这里还是一个面临树老、地老、人老困境的“黄桃之乡”。

  上世纪90年代,上海市奉贤区青村镇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黄桃之乡”。在该镇西南部的吴房村,最老的黄桃树栽种于上世纪80年代初。而今,头顶“黄桃之乡”金字招牌的吴房村面临着多重困境——黄桃树“超龄服役”,土地板结贫瘠,种桃人也变成了五六十岁的老人。

  不过,通过乡村振兴项目,如今的吴房村正变身“田园综合体”,一方面保留乡村的老味道,另一方面开发乡村资源,培育新产业。在发展“黄桃+”产业的同时,吴房村将流转的宅基地和承包地用于培育一二三产高度融合的宜农、宜商、宜业的产业综合体,吸引资金、青年、人才回流;同时,摸索以租金、股金和薪金的“三金”模式帮助当地村民增收,据测算每户每年至少增收10万元。

  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郊区和乡村面积占到上海陆域总面积85%左右。上海作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乡村振兴”有哪些打开方式?吴房村的探索,是一重缩影。

  “造血”乡村,留住乡愁

  乡村振兴的新与旧、拆与建中,如何留出一隅安放乡愁,对规划者来说是一门技术活。在吴房村的乡村振兴探索中,保留村庄机理和“黄桃之乡”的文化符号,成为头等大事。

  3月上旬,澎湃新闻记者来到位于奉贤区青村镇浦星公路、平庄公路口的西北角,一块0.24平方公里的土地,即是上海市首批确定的9个乡村振兴示范村之一的吴房村一期工程。在此处,升级版“桃源溪径”正从图纸走向现实:吴房村重构了农、林、水、田、路、桥、房的村庄生态系统,保留了田间农物、水系林网、乡村宅院元素,将原有的特色元素点缀镶嵌其中。

  改变始于去年8月。

  彼时,青村镇联合央企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下称“中交上航局”)启动建设施工,结合当地黄桃农业特色,建立融青年创业、生产生活生态一体化的新型乡村模式。吴房村村域面积1.99平方公里,一期工程占地面积358亩(0.24平方公里),一期项目总投资1.2亿元,规划建设成创意文化区,澎湃新闻到访时,目前工程处于收尾阶段,预计6月下旬试运营。

  和青村镇其他散落在各个角落的民居不同,吴房村的75户人家临水而筑,流水倒映人家,家家户户是粉墙黛瓦式的二三层小楼。门前的小菜园种着时令蔬菜,供游客采摘。

  300亩(0.2平方公里)黄桃林块状分布在屋前院后,这是未来“黄桃+”现代化农业及特色产业的支撑。如果观光者在穿梭中足够细致,也许能在某个角落里发现一棵枝桠虬曲的百年榉树。

  中交上航局吴房村项目负责人曹峥向澎湃新闻介绍,吴房村一期工程重构了农、林、水、田、路、桥、房的生态布局,既保留了田间作物、水系河道和古树,又新建道路和桥梁,疏浚河道,并配套公共设施,实现wifi覆盖,四大管线入地,改造当地影剧院,新建8大标准化鱼塘供垂钓比赛。

  根据规划,吴房村一期工程的75户宅基地中,十来户仍旧保留作居民住宅,与同样留存下来的古树、河道为乡村注入老味道。其余61户宅地基目前已流转给村集体,用于引进新产业。

  位于项目东部的餐饮区目前正在进行内部装修,这里将引入数家高水准特色餐饮。沿着青石板的小路再往里走,是带着大落地玻璃的三幢二层联排小屋,未来用作民宿整栋出租。而项目南部、邻靠马路的建筑将用作文创工作室和青年创客孵化器,同时吸引当地龙头企业入驻。

  青村镇党委委员方伟告诉澎湃新闻,尽管吴房村一期工程3月下旬才能交付物业,不过实际上“一半的房子已经有主了”,其中包括中国美院乡村工作站、著名国画家吴山明大师工作室以及越剧表演艺术家吴群工作室等。

  “黄桃+文创+旅游”,做足“黄桃”名片背后的文章

  2019年,是上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攻坚之年。今年的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城市建设重心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向郊区倾斜,促进农村进步、农业升级、农民发展,努力让乡村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亮点和美丽上海的底色。

  仅靠老桃农支撑着同样迈入“夕阳”的黄桃产业,如何成为亮点?主导产业的转型升级必须先行。

  在推进美丽乡村风貌建设的同时,吴房村按照乡村振兴的要求发展“黄桃+”产业,逐步实现农业提质增效。

  奉贤黄桃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上世纪90年代,青村镇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黄桃之乡”。青村镇还注册了“锦绣”、“锦香”黄桃商标,建立两个奉贤黄桃经济合作社,统一技术、品牌、包装与销售。目前,青村镇黄桃种植规模已有8000多亩,总产量1.2万吨,产值1亿,全镇从事黄桃种植的农户约2500余户。

  但青村黄桃产业并非没有痛点,吴房村所面临的“树老地老人老”问题是最典型的缩影:吴房村第一批黄桃树栽种于上世纪80年代初,按照当地人的说法,30多年的树龄相当于人的晚年。黄桃树“超龄服役”,土地板结贫瘠,种桃人变成了五六十岁的老人。成熟黄桃存放难,丰收时期的销路也成问题。

  方伟介绍,要解决“三老”以及销售问题,吴房村将依托总产业引擎黄桃,推动“黄桃+文创+旅游”农商文旅多产业发展,“我们的定位是田园综合体。”吴房村不仅要有特色农业,还要有其他产业支撑。

  一方面,吴房村将与台湾地区的农场合作开发黄桃产业园,建立农业标准化管理体系,与上海农科院开展恢复土壤肥力研究,30多年树龄的老桃树也要逐批替换。另一方面,要做强“黄桃+”,上游可以做标准。针对“黄桃产业提升关键技术研究”要求,制定奉贤黄桃种植和品质标准,力争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专利产品,成为全国性行业标杆。

  下游可以衍生多种产品和产业。据了解,吴房村的黄桃将不再仅盯着鲜果市场,还要建立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链,引入江南大学食品研究中心,研发黄桃酵素饮料、乳酸菌饮料、黄桃酒;引入植物工厂,以自动化的工业经验结合整厂设计,开发酵素、果酱、果酒等黄桃衍生类产品加工,并依托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吴房村还计划引进中央厨房基地项目,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到工厂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构建。

  在做强第三产业方面,吴房村依靠引入名人文创工作室,带动文创产业发展;规划建设“桃世界主题乐园”、“黄桃产业体验馆”等旅游景点。

  “三金”模式让每户每年增收近10万元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上海奉贤黄桃之乡转型样本:从“三老”困境到自我造血新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