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技术网-河南网站建设-上海网站建设-SEO优化-网络营销-SEO三人行

  • 专注网站建设 服务热线: 13061801310

当前位置:我爱技术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上海创业新样本:技术创新派正在崛起

发布时间:2018-05-23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在科技创业领域,最近几起大事件都与上海有关:被美团全资收购的摩拜第一个落地城市是上海,创始人胡玮炜曾谈到上海属于自行车友好城市;4月2日,诞生于上海交大学生宿舍的创业公司饿了么被阿里全资收购。

另外,最近两家风头正劲的“明星公司”拼多多和趣头条也都是出自上海。

法国研究学者白吉尔(Marie-Claire Bergère)在《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一书中写到:上海和它周围的长三角洲富庶地区有着悠久的商业文化传统,这些地区依照稠密纵横的水网分布实行区域建设、物资交换和资金流通,所有的活动都在组织有序的行会公所的控制中。

这种“控制感”确实是上海人给人的第一印象:他们精明勤奋、孜孜以求又不敢越界一步,带有职业经理人式的准确无误。

界面新闻曾经报道过,上海人的这种脾性和精致的生活方式,正好切中了当下消费升级的趋势,孵化出许多生活方式类的创业项目,比如大众点评、饿了么、小红书、洋码头、YHouse等。

但经常被人忽略的一点是,上海的技术创业公司也已经成长为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不同于商业模式的创新,技术创新常常需要三、五年,甚至十年以上的积累,这更需要创业者有稳扎稳打的性格、长线作战的坚韧。界面新闻记者采访到的几个创业案例正是这样,他们或许代表了当下浮夸创业浪潮中扎实、精进的上海力量。

海归创业:杨浦区诞生的英语AI学习公司

英语教育市场虽然竞争激烈,但在线英语市场本质上也逃不开两种模式:把线下的课堂搬到线上、或者用移动互联网匹配教师与学生资源。

在线教育看似“钱景”很大,但已经是一片红海。

互联网教育研究院研究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在线教育70%的公司都处于亏损状态,10%的公司能够持平,能够盈利的仅占5%,甚至有15%的企业濒临倒闭。真正能跑出来的创业公司实际上并不多。

面对这种千人一面、效率低下的英语教育市场,英语流利说将AI引入教育场景。凭借在口语评测、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等方面的技术,倡导了一种用AI学习的新模式。

2013年,英语流利说创始人兼CEO王翌从美国硅谷回到国内,开始了自己的创业路。流利说公司注册成立之时,就选在了上海杨浦区的复旦科技园。

在王翌、胡哲人和林晖三位创业伙伴看来,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形象代表了巨大的外语教育市场潜力的同时,对于吸引世界一流人才的加盟,业界顶级合作伙伴的获得、全球顶级投资机构的接洽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王翌的经历不是个案。

根据国信优易数据,上海对全球创新创业资源吸引力不断增强,核心团队趋于年轻化和高学历。创业者高峰年龄为36岁(2016年为38岁),博士学历占比14.1%(2016年为9.8%),具有留学经历人群占比19%(2016年为13.6%),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达92.3%,入选国家千人计划81人,同比2016年增长68.8%,二次创业人数超过50%。

流利说创始人王翌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说,上海打造国际一流科创中心的指导思路下,各级主管部门、科创园区对于双创企业不遗余力的支持和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流利说的起步阶段少了很多风险,多了很多安心。可以一步一个脚印的完成从口语练习工具向教育综合服务的进化。

具体来讲,入驻一年多,在区政府支持下,英语流利说成功申请到了“3310”计划A类扶持待遇,这为处于增长期的流利说缓解了燃眉之急。2016年,经过杨浦区的推荐与公示,王翌入选了中央“千人计划”。作为全国首批双创示范基地之一,杨浦区良好的双创环境,为英语流利说的发展提供了支持。

2016年,流利说推出基于深度学习的自适应引擎、并以“懂你英语”形式上线,率先开启了AI赋能英语教育之路。用户在进行等级测评之后,即可享受AI老师基于个人知识背景和个性化需求定制的一整套系统性的英语学习解决方案,使得千人千面的学习体验成为可能。

英语流利说交互页面

截至2018年1月底,旗舰APP“英语流利说”的注册用户数已逾7000万人,付费用户超百万。流利说选择了“AI+教育”的新赛道,以最大限度摆脱“老师”这一核心要素,并在2017年2月实现规模化盈利。

连续两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人工智能,可以看出人工智能已成为引领科技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并且,从2017年开始,政策的重点已经从人工智能技术转向技术和产业的融合。因此,英语流利说的“AI技术+英语教育”,成为了顺应时代潮流的核心竞争力。

云服务市场的独角兽:华东区占比高

除开阿里云在杭州,云服务的领域的两家创业公司七牛云和Ucloud恰好都是从上海起家的。

很多人简单将云服务企业理解为CDN倒卖的公司。七牛云总裁吕桂华认为云服务行业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是厂商铺设大量机房,做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阶段是装了一些云主机的服务,做了资源租赁的工作;

第三个阶段开始转向了生产效率的提升,帮助客户开发自己的产品。云服务公司的价值开始细化和具化。

吕桂华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市场对云服务的理解也是在不断进步的,今天的云服务市场大概处于第三阶段的早期。相比于往年,云服务市场数据驱动的合理性也将越来越越强。“前几年我们像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今年我们有了更明确的目标。”

这个目标是:依靠互联网和软件起家的七牛云今年要进入更多的传统行业,比如把云服务的架构搭建在广电新媒体、政府机构、手机这些需要技术更新的产业。

不同行业对公有云的接受度是不一样的。吕桂华认为,七牛云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产品能力——把产品部署到不同地方,给行业提供软件+交付的一站式解决方案。目前传统行业在七牛云的客户总占比中只占到10%左右。

“我们是倒着看的。如今,互联网行业越来越成熟,现在的传统行业更有创新的需求。互联网是根基是基础力量,传统行业正在飞速地学习如何利用互联网和云计算进行大规模的IT体系的更换。越是数据驱动的业务模式它的这个需求就越强烈。”吕桂华判断。

2017年8月,七牛云拿到阿里巴巴领投的10亿美元E轮融资,到2018年这家云服务创业公司已经走过七年时光。吕桂华亲眼见证了上海这几年创业环境的变化。

七牛云历史融资记录。数据来源:IT桔子

“上海过去几年有点‘失落’,但现在开始真的缓过神来了。”吕桂华说,“因为大环境在变化。1-2年短期to VC式的创业越来越被市场认清。现在更重要的是需要企业有一种长期奋斗的能力,北京有太多拼1-2年的年轻人。但现在要想把企业做得稍微成功一点,就需要5年,甚至10年。上海这个城市的心态比其他人好一点。”

在吕桂华看来,上海新跑出来的两家明星公司——拼多多和趣头条,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有大创新的公司:一个是依托于微信生态的电商公司;另一家则在头条的阴影下长大。但是上海擅长在巨头的夹缝下做出微创新。

几年前他有个判断,吕桂华认为,华南地区产业链完善,适合智能硬件创业;而北京热血青年多,适合互联网创业;而华东地区适合做IT和企业服务的创业。从目前的情况看,市场格局印证了他的判断。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上海创业新样本:技术创新派正在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