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技术网-河南网站建设-上海网站建设-SEO优化-网络营销-SEO三人行

  • 专注网站建设 服务热线: 13061801310

当前位置:我爱技术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中国开展南极科考35年 取得哪些成绩?还要做什么?

发布时间:2019-03-13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从1984年首次开展南极考察活动算起,我国南极科考事业已走过35个春秋
  在“白色沙漠”书写中国传奇(科技视点)

中国南极泰山站全貌。自然资源部极地考察办公室供图

南极科考队员正在进行样品分类。自然资源部极地考察办公室供图

  中国南极考察队开展冰上卸货作业。自然资源部极地考察办公室供图

  从自然资源部传来好消息:春节前曾碰撞冰山的第三十五次南极考察队成功脱险,顺利完成后续各项考察任务,队员们已搭乘“雪龙”号于3月12日顺利回到上海。

  类似碰撞冰山这样意想不到的挑战,只是我国极地科考事业的一个小插曲。

  从1984年我国首次开展南极考察活动算起,我国南极科考事业已走过35个春秋。今年,还恰逢南极中山站建站30周年,昆仑站建站10周年,泰山站建站5周年……

  35年来,南极科考经历了怎样的挑战,取得了哪些成绩?面向未来,南极科考还要做什么?

  南极科考,始终贯穿“爱国、求实、创新、拼搏”的南极精神

  铭刻在南极科考史上的,是一个又一个感人的南极故事。

  回想起上世纪80年代首次建长城站的艰辛,长城站首任南极越冬考察队队长颜其德依旧动情。由于卸运物资的条件有限,首次队必须抢建一座供小艇停靠、汽车能吊运物资的码头。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科考队员们毫不犹豫,纵身跃入冰冷的海水中,抡锤、扶钎、打桩……一组10个人冻坏了,就上岸休息片刻,另外10人立刻下水接替。晚上,队员们睡在充气帐篷里,每天12点之后收工,由于过度疲劳,他们往往是一躺下便睡着了。

  南极大陆98%地区被冰雪覆盖,内陆冰盖更被称为“生命禁区”“白色沙漠”。昆仑站所在区域年平均温度达零下58.4摄氏度,是南极冰盖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被称为“人类不可接近之极”。作为我国首任昆仑站站长的李院生,于2009年率领内陆队员进行昆仑站的建站工作。为了把500吨建站物资从雪龙船运到昆仑站,他们曾遭遇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和危险:“海冰卸货刚刚开始,就有一辆雪地车压塌海冰掉入几百米深海中,开车的机械师差点葬身海底。”

  当李院生带领车队向南极内陆行进时,车队常常十几个小时连续行驶。将近1300公里的距离、海拔4100米的冰盖高原、500吨的建站物资、运力严重不足的车队以及极其有限的作业时间……这些就像一组天文数字一样压在内陆队心头。“那时开车久了,人甚至出现了幻觉,行驶在平坦的冰盖上,眼前却像有冰山撞过来一样。”

  抵达昆仑站后,队员们克服严重的低温和高原缺氧困难,抓紧时间拼命干活儿,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全部时间都用在了作业上,打地基、安装钢结构、搭建筑模块等,在工程机械极度缺乏、仅靠卡特车自带吊车活动的条件下,争分夺秒地建站。当终于建好站、队伍撤离昆仑站时,李院生拿起对讲机让大家回望一下屹立在冰雪中的昆仑站,心里充满了激动和自豪:“看!这是我们中国人在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亲手建成的科学考察站。”

  提起第五座南极考察站的建站前期准备工作,第三十四次南极考察队副领队夏立民对登陆恩克斯堡岛印象深刻。他回忆,当时队员们被一块漂浮的海冰挡了去路,只好借助天然冰面作转运平台,将设备送上了岛。恩克斯堡岛人迹罕至、砾石遍布、场地坑洼,27名科考队员克服了低温、冻土、暴风、强紫外线、设备有限等困难,利用南极极昼光照的有利时机,争分夺秒,仅用25天就完成了原计划50天的工作。

  张体军在11年的时间里先后参加了8次南极考察。他说,南极科考面对的最大风险就是“不确定”,有时需要“靠天吃饭”,随时利用好天气连续作战,15个小时不眠不休是“家常便饭”。作为第三十二次南极考察固定翼工作队的队长,他最担心的是“雪鹰601”飞机生病。有一次自动驾驶仪出现故障,飞机无法按照恒定速度、高度和姿态飞行,迫使本该由机器自动控制的部分不得不改由人工操作。“长达七八个小时的飞行,完全由机组人员手动操控,这种劳累和危险非常人能够想象。”

  距离中山站600多公里的格罗夫山美丽而凶险,到处是陡峭的冰崖和巨大的冰缝,稍不留神就可能迷路或跌落深渊,但这里恰好又是一座天然实验室。方爱民曾率领团队在这里实地考察。在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户外,队员们饿了就从怀里掏出带着体温的酱牛肉吃上两口。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格罗夫山考察完成了地球化学、冰上地质学、地球物理探测等综合性科考。

  “只有去过南极,你才会真正爱上她。”这是不少科考队员们的心声。中山站的水暖工王刚毅说,南极看起来是一片荒凉之地,生活枯燥压抑。可当他坐在极夜的苍穹下,看流星倏地划过天际,看绚丽多彩的极光舞动,即使冻得全身发抖,也想再多看上几眼。他颇为感动地回忆:“有次我在修理水管,一只企鹅摇摇晃晃地过来,歪着脖子瞅瞅我,又看看水管,仿佛在说‘你在干吗?’它不见了,我会挂念;它一叫,我就会马上去找它。”

  南极故事的背后,始终贯穿一种精神,这就是“爱国、求实、创新、拼搏”的南极精神。“别的国家能做,我们中国人也能做到!”这种精神在南极科考中代代流传,它坚定着队员们的决心——坚决执行命令,扎实推进每一项工作;它赋予队员们勇气,在严酷的环境中,抱定拼搏的信念毫不退缩,才能一次次地化险为夷。

  中国人从能在南极生存、能在站区附近观测采样,逐渐成为有能力到自己感兴趣、具有科研价值的区域活动

  南极是地球上环境最恶劣、气候最独特、空间最神秘的一片净土,也是科学观测数据最匮乏的地区。这种“最匮乏”不仅体现在科考站空间分布零散,还体现在人类观测的时间很短。作为一项造福人类的崇高事业,南极科学考察的意义重大而深远。为了更好地认识南极、保护南极、利用南极,我国多年来做出了坚持不懈的努力。

  零的突破。时间倒回1985年2月20日10时整,西南极乔治王岛,我国第一座南极科考站——长城站的落成典礼在欢呼声中举行。首次南极科考队用顽强的意志、坚韧的毅力和辛勤的汗水,提前完成了长城站主体工程,创造了让世人惊叹的“南极速度”。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中国开展南极科考35年 取得哪些成绩?还要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