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GDP突破两万美元后 上海又现一标志性数字
发布时间:2019-03-06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原标题:人均GDP突破两万美元后,上海又现一标志性数字,“临门一脚”稳了
从上海到全国,科创板带动的热潮,不止反映在资本市场上,在高涨的市场预期背后,是全社会对科技创新的渴望与空前关注。
“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习近平总书记上海考察期间的话语,深深激励着上海不同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向着一致的目标,全力投入奋斗。
2018年7月,上海研发的治疗阿尔茨海默症新药“甘露寡糖二酸(GV—971)”完成临床三期试验,10月提交新药申请,并计划展开全球临床试验。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院长李林介绍,在生命科学和医药研发领域,上海开始进入“丰收季”:在国际上首次人工创造出仅含单条染色体的真核细胞;率先通过体细胞移植技术培育出非人灵长类动物——长尾猕猴“中中”“华华”,近期又攻克疾病模型猴的构建难题;国家每年批准上市的一类新药中,每三款就有一款来自上海张江……
成绩斐然,但上海的科技工作者紧紧盯住的,却是差距与短板。今年上海两会上,上海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志敏提出担忧:全球市场的药物研发企业,并不会单独为中国患者来定制新药。上海如何能够推动建立我国自主创新药研发的全生态链体系,实现药物研发“从跟随到创新”的转变?
正是这样一桩桩、一件件的“不满足”,推着上海科创中心一天天积累起“全球影响力”,“策源式”创新开始涌现,全球人才加速汇聚,支持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改革不断突破。2018年上海的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这成为继人均GDP突破2万美元之后,上海又一个标志性的数字。去年,上海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7.5件,技术合同成交额比上年增长50.2%,一系列有力的数据充分证明,上海科技创新的“临门一脚”,正在踢出实实在在的成效。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人均GDP突破两万美元后 上海又现一标志性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