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担起培根铸魂的神圣职责
发布时间:2019-03-06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一个国家不能没有根,一个民族不能没有魂。
3月4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用“培根铸魂”四个字阐明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职责使命。
总书记的讲话使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深受鼓舞。大家表示,将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更好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为党和人民继续前进提供强大精神激励。
与时代同步伐
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在各地加速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计划深入实施,高校思政课渐成广受欢迎的“网红课”……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付来说:“身处如此壮阔伟大的新时代,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认真研究解决重大紧迫的现实问题,真正把握历史脉络,深刻思考发展规律,不断推动理论创新。”
“坚持与时代同步伐,是我们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根本路径。”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汤潇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我们要勇于回答时代课题,勇敢为新时代立言,勇做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开路先锋。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全国人大代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任鸣说,我们要不辜负时代,唱响时代最强音,一如既往创作出反映当代生活的剧目,为国家和民族培根铸魂贡献力量。
以精品奉献人民
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这既是我们的根本任务,也是我们的价值所在。”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说,人民是生动故事的创造者,也是精彩艺术的酿造者。我们要像花海世界的蜜蜂,在人民的生活中采撷芬芳。
走进实践深处,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长王兴东深有感触。
“生活是无字的剧本,剧本是有字的生活,只有深入人民生活,倾听人民心声,才能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王兴东说,好的文艺作品植根于作者对人民的感情,这种情感伪装不来,移植不了,更改编不成。
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这是一个根本问题。
“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学术研究,都应该有利于解决人民的现实问题,满足他们的迫切需求。”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邵培仁说,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多到实地调查研究,了解百姓生活状况,把握群众思想脉搏,着眼群众需要解疑释惑、阐明道理,努力把论文写在广袤的大地上,把学问写进群众的心坎里。
用明德引领风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肩负着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重要职责,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
“培根铸魂,绝不能见物不见人。”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教研室主任李勇刚说,有形的学术成果固然重要,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还应成为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和弘扬者,以高远志向、良好品德和高尚情操为社会作出表率,以实际行动诠释什么是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贡献的艺术家和学问家。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时间节点上,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认真思考如何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指引,为党和人民继续前进提供强大精神激励。
人民出版社政治编辑一部主任张振明说,我们正在策划一批既有深度又有温度、既富有学理又能打动人心的优秀出版物,深刻反映70年来党和人民的奋斗实践,深刻解读新中国70年历史性变革中所蕴藏的内在逻辑,把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和当代中国人精彩生活表现好展示好,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阐释好。
多下苦功、多练真功,做到勤业精业——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令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张瑜动力倍增。
“我们要承担起青年一代的时代使命,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动担当作为,不负人民重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与力量。”张瑜说。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承担起培根铸魂的神圣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