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6年全部命中!上海团议案从基层“长”出
发布时间:2019-03-04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去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上海代表团共提出议案21件、建议101件。21件议案全部被作为大会正式议案”——3月3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海代表团驻地,首场在沪全国人大代表与网友的交流活动中,说起代表履职情况,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陈靖代表语气轻松。
要知道,全国人大代表们的议案一旦被接收,其中意见和建议很可能改变某部法律,甚至成为国家政策。对待议案,全国人大绝对是高标准严要求,上海代表团能“全部命中”,殊为不易。
交流活动现场,记者们详细记录代表们的回答。 巨云鹏摄
一位采访过多次全国两会的央媒老记感叹,“喜欢听上海代表团的讨论,履职水平确实较高。”
代表们如何履职?怎样的议案才能“全中”——大江东工作室且来为您解读。
连续6年,没有一个议案被退回
上海团代表议案质量高,并非新鲜事。据统计,2013-2017的5年间,上海团代表共提出议案111件,加上2018年的这21件,连续6年,所提议案全部被大会秘书处列为正式议案,无一被退。
高质量的议案啥模样?今年,随上海代表团来北京前,大江东工作室拿到两份在沪全国人大代表完成的调研报告,一篇是“对口帮扶工作立法”专题,一篇是“大数据共享与安全”专题。这样的报告,要通过再次整理、编辑,方能成为议案。
东弟细细打量过,两份报告共59页,字数超过3万,两个调研组有54位代表参加,其中3位代表还跨界参加了两个调研小组——而此次上海团代表一共也就57位,这意味着,几乎全员参与了这两份报告。
如此“兴师动众”,都写了些什么呢?
东弟注意到《对口帮扶工作立法专题调研报告》的一个细节。原来,上海对口支援的干部,都是“提半级”出去。最近这两年制度规定改为平级出市了,有的干部担心“回不去”“没位置”,心里不踏实。报告建议,关于对口帮扶的干部制度安排,以保持相对稳定为宜。
云南扶贫超市里,工作人员在介绍扶贫农产品。 巨云鹏摄
这份报告,在九个方面归纳和梳理了对口帮扶工作,细数专业人才、产业发展、安居富民、医疗卫生、教育对口、交通运输、文化领域、生态环保等方面的现状与经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便是直面问题的坦率态度、解决问题的思考深度。
“通过‘扶上马、帮一程’的前期‘输血’,赋予其自我‘造血’的能力,进而迈上自我发展的快车道。”报告指出,应当通过立法的制度方式,强化规定目标、动作、责任、效果,用国家层面的法律为对口帮扶“赋能”,促进这项工作健康稳定持续开展。
对口帮扶,是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创造性举措,也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重大工程。拥有长期援藏、援疆、援滇、援川经验的上海,在深入调研后提出中肯建议,报告的含金量成色十足。
而另一份《大数据共享与安全专题调研报告》, 同样秉持问题导向,针对政府数据共享与应用、社会数据流通与安全,将国家要求与上海实际紧密结合,为推动大数据的安全共享出谋划策。
深入基层,建议会自己“长出来”
不论是准备调查报告还是议案、建议,想要“上接天线、下接地气”,靠什么?一位上海团代表说,腿脚勤快、深入基层是必须的。
为了这两份报告,两个调研组的几十名代表,先后赴国务院扶贫办、新疆喀什、青海果洛、云南西双版纳、贵阳、杭州等地,考察了6个省区15个市(县),为时两个多月,行程数万公里,掌握了众多真实情况和第一手资料,“代表们深入、细致、广泛的调研,形成了这两份较高质量的报告”,陈靖总结。
还有代表说,在基层转悠得多了,建议也会自己“长”出来。
去年12月,上海市人大牵头,与江苏、浙江、安徽省人大联合组织了20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围着太湖,从无锡、苏州再到嘉兴、湖州,一路考察“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
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长王建宇代表印象深刻,“以前上海人吃大闸蟹,阳澄湖的买不到,太湖蟹也是好的。到了太湖边,渔民们说,太湖蟹也快要难吃到了,因为要保护环境了!”
去年4月,苏州市政府和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联合发布《关于太湖围网拆除的通告》,要求太湖苏州行政区域内水域4.5万亩围网在今年6月底全面拆除,太湖围网养蟹将成为历史。
“农业种植、禽畜水产养殖的污染,治理难度很大,因为牵涉面太广”,王建宇说,“太湖的保护,不是关工厂、禁养殖那么简单,而是要求整个环太湖地区产业结构转型。”
“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联合视察座谈会。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宣传处供图
实地考察让王建宇萌生了一个建议,“太湖治理涉及沪苏浙三地,在长三角一体化生态环境协同保护背景下,是不是可以把太湖治理作为一个牵引,尝试建立协同保护机制,同时把产业调整和生产理念的改变相结合,让基层更有动力?”
王建宇自然没忘老本行。他认为,做好生态监测和评估,要用好科技的优势,“比如‘通、导、遥一体化’,把空间信息、导航信息、位置信息综合利用起来,可以为长三角区域的生态保护提供更准确详实的信息参考。”
这次联合考察,实地深入调研,形成了长三角地区全国人大代表履职的合力,共同推进重大问题的解决。除此,去年还有28人(次)全国人大代表参加市、区人大代表集中联系社区活动;36人(次)全国人大代表参加市人大代表年度专题调研;19人(次)全国人大代表参加了7期上海市的人大代表论坛。
工作方式的创新,为全国人大代表履职搭建了新平台,也让代表在履职中更加了解国情民意——高质量议案也就源源不绝了。
为国家发展贡献更多上海智慧
在和上海团的代表们相处中,东弟听到不少为国家发展谋略、为人民幸福献计的声音,突出感受是两个字:务实。
“我建议通过运用事权、法制制度一体化的做法,例如可以推出部分经济领域法律适用的负面清单制度,从根本上消除反复赋权、无效赋权的现象”,针对以往自贸区制度创新中,事权和制度创新之间矛盾带来的“先上车后买票”,华东政法大学陈晶莹代表说。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连续6年全部命中!上海团议案从基层“长”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