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民委员:利用进博会契机 出“组合拳”打响“上海购物”品牌
发布时间:2019-03-04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东方网记者王玲1月30日报道:上海“因商成市、因商兴市”,商业一直是上海一张闪亮的名片。不过,近些年,上海商业中心的领先优势在持续减弱。打响“上海购物”品牌,是传承重振上海商业中心地位的重大抓手,也是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就此,市政协开展了“打响‘上海购物’品牌”重大课题调研,上海两会期间,东方网记者采访了调研组副组长、市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徐建民,听他跟我们谈谈如何打造“上海购物”品牌。
上海商业中心的领先优势在持续减弱
徐建民委员介绍,虽然上海已是全球知名品牌中国首发的首选地、国际高端品牌国内知名品牌的集聚地、全国最大的消费品零售城市和进口消费品集散地,但打响“上海购物”品牌,目前还面临诸多痛点和短板。
调研报告中具体指出:放眼全国,上海商业中心的领先优势在持续减弱;上海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地标性商圈,南京西路商圈作为上海最具代表性的国际化商圈,与国际知名商圈差距较大;本土品牌培育不够,老字号举步维艰整体落后;上海知名商圈城市配套先天不足,停车难、停车贵矛盾突出,公厕、导购导游标识等远远不够……
“你比如说老字号衰落这个问题,不少老字号躺在国有体制上不思进取,我们可以说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徐建民在接受东方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老字号还是要努力创新,这样才能越走越远。在这方面,西方国家类似路易威登这样的老品牌,有很多经验值得学习,“他们是怎么做到一两百年持续不衰的,这值得我们的老字号品牌好好研究。”
调研报告分析,曾经拥有“购物天堂”之称的上海,目前存在这么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对城市商业发展认识有偏差,政府对市场缺少必要的引导干预。二是各部门各谋其事,打响“上海购物”品牌面临体制障碍。三是对国际惯例和市场规则研究不足,商业创新转型发展无规可依。
打响“上海购物”品牌需要打好“组合拳”
而如何打响“上海购物”品牌?调研报告指出,这需要多策并举、久久为功。
一是优化制度供给,打造“最便利、最高效”的购物营商环境。具体举措诸如:对标国际最高标准和最好水平,将商业规划对接融入上海2035城市总体规划;杜绝土地出让简单实现“价高者得”,避免不同区域简单的“复制粘贴”。等等。
二是涵养商业生态,打造“最国际、最时尚”的品牌世界。瞄准中高端品牌,力求商品“全”“新”“特”。追求“顾客想要的上海都有”和“别处没有的上海也有”,使上海真正成为万商云集、万物精萃的“购物天堂”。
调研报道还指出,通过打造节庆、赛事品牌,做强赛事明星的导购力,提升上海消费产业的黏性。帮助企业利用大数据准确把握和预判消费需求,进行服务体系、招商内容、经营方向的灵活调整;设计推出“一部短片、一句广告语、一个主题词、一个LOGO、一个APP”等组合拳,运用多种形式特别是新媒体渠道,向国内外集中营销“上海购物”品牌。
让进博会成为打响“上海购物”最闪亮名片
进博会对于上海来说,是发展的一个重大机遇。调研报告指出:“要充分利用好进博会提供的契机,放大溢出效应。”努力从“6”到“365”。进口博览会只有短短6天,如何将“6”演绎为“365”,成为“永不落幕”的展示交易平台,是关键。
对此,徐建民委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首届进博会好的经验做法要定型化、制度化,有待改进的地方继续完善,招商之类的提早启动,“同时倡导数字办博、智慧办博、线上线下办博,利用网络平台推介进博会,让海内外都来参与、享受进博会”,进而让进博会成为打响“上海购物”品牌“最大、最红利”的一张闪亮名片。
调研报告还指出,要着力提升促进进口贸易的服务功能,建设“6+365”一站式交易服务平台,打造集商品展示交易、线上线下、文化创意、消费体验、会展服务为一体的保税进口商品展示平台,完善保税仓储、贸易物流、检测认证、展示销售、商务咨询、供应链金融等专业配套服务。鼓励更多高端品牌把研发中心、地区总部设在上海,鼓励上海商业企业获取国际高端消费品领域买断经营权和总经销、总代理权,实现上海进口商品从品牌集聚优势向品类优势、价格优势、首发优势转化。
积极探索“6+365”溢出效应,让国内外游客养成“北京看冬奥,上海来购物”的习惯,进而“到中国旅游,来上海购物”。对接中华老字号中国行计划,组织上海中华老字号企业参加长三角重点城市巡展,强化上海在长三角地区的龙头带动作用和服务国家战略的示范作用。要以进口博览会为契机,简化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流程,争取打通电子发票与离境退税管理通道,争取“即买即退”政策试点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