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技术网-河南网站建设-上海网站建设-SEO优化-网络营销-SEO三人行

  • 专注网站建设 服务热线: 13061801310

当前位置:我爱技术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2001年重庆统计年鉴

发布时间:2021-12-11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九五"期间,市委、市府带领全市人民在中央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努力克服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困难,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千方百计开拓国内外市场,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圆满完成了"九五"各项计划任务。
    一、我市GDP持续稳定增长,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加强。    (一)"九五"期间,我市GDP实现了持续稳定增长。
    "九五"期间,全市GDP由1995年的1009.47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1589.34亿元,增加了579.8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平均增长9.3%,比同期全国水平高1.1个百分点。从改革开放以来四个五年计划的执行情况来看,"六五"时期,年均增长9.7%;"七五"时期,年均增长6.8%;"八五"时期,年均增长13.2%。虽然"八五"时期年均增长是各个时期增长速度之最,但是从平均偏差和峰谷离差的测算值看,"九五"的稳定性最好,变异系数最低。
    平均偏差是指经济发展时期各年份增长速度与这一时期年平均增长速度的平均误差。峰谷离差是反映经济发展稳定性的绝对误差,平均偏差和峰谷离差都是反映经济发展稳定性的指标。"六五"时期,平均偏差为2.5个百分点,峰谷离差9.7个百分点;"七五"时期,平均偏差为1.6个百分点,峰谷离差4.6个百分点;"八五"时期,平均偏差为2.1个百分点,峰谷离差6.3个百分点。"九五"时期,平均偏差1.4个百分点,峰谷离差4.5个百分点。说明"八五"时期是我市经济增长最高时期,但不是经济发展最稳定时期,"九五"时期是我市经济发展比较快又较稳定时期。正是由于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使我市经济实力不断得到增强。
    (二)"九五"时期我市人均GDP逐年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人均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贫富状况的标志性指标。"九五"期间,全市人均GDP由1995年的3372元增加到2000年的5157元,增加了1785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平均增长8.7%,比同期全国水平高1.5个百分点。重庆人均GDP由1995年为全国的69.5%,提高到2000年的72.9%,提高了3.4个百分点,说明重庆人民在逐步走向富裕。
居民消费是指常住居民在核算期内对于货物和服务的全部最终消费支出,居民消费水平反映了一年内居民人均消费的总支出,它的高低直接显示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九五"期间,我市居民消费水平由1995年的1669元提高到2000年的2466元,提高了777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平均增长7.3%,表明我市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而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正是发展经济的根本出发点。
    (三)"九五"时期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了经济的稳定增长。
    "九五"时期,通过政策导向,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取得较大进展,三次产业在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逐步实现了产业结构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八五"期末的25.9:42.3:31.8演变为"九五"期末的17.8:41.4:40.8,促进了经济的稳定增长。
    "九五"期间我市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下降了8.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基本持平,第三产业比重由"八五"期末的31.8快速上升为40.8,上升了9个百分点。我市第二、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较大,且第二、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高于GDP增长水平,说明我市国民经济的增长主要得益于第二、第三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快速增长。
    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现代化的发展,第一产业在整个GDP中的份额越来越小,其比重已降到5%至1%左右。从我市经济发展的历程来看,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也经历了从大到小的过程。"九五"期间,全市农业在稳定粮食生产的情况下,以市场为向导,以效益为中心,通过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畜牧业、养殖业和经济作物的生产,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农业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农业生产保持了平稳发展;在工业生产中,加大了对传统产业的改造,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医药技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得到了较大的发展,2000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已达12.7%;在第三产业中,一些新兴产业如房地产、旅游、信息服务、广告、社会服务等行业发展明显加快,就业人员快速增加,社会经济效益增长显著。
表一  我市三次产业增加值构成
 年  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95    25.9   42.3   31.8
  1996   24.2   41.8   34.0
  1997   22.6   41.7   35.7
  1998   20.9   41.0   38.1
  1999   19.2   40.8   39.9
  2000   17.8   41.4   40.8 
    (四)"九五"期间我市财政收入增长较快,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逐年提高。
    财政是国家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雄厚的财政实力是一个国家强大、稳定、安全的重要体现和有力保障。"九五"期间,我市财政总收入由1995年的85.29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185.42亿元,净增100.13亿元,是1995年的2.17倍,年平均增长16.8%。人均财政收入由1995年的285元增加到2000年的602元,增加了317元,是1995年的2.11倍,年平均增长16.1%。
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财力集中程度,直接关系到宏观调控和社会管理职能的发挥。"九五"期间,我市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由1995年的8.45%上升到2000年的11.74%,增长了3.29个百分点。说明我市的宏观调控力度在进一步加强。
表二 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单位:亿元
 年  份 财政收入  GDP 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1996 104.24 1179.09     8.84
  1997 119.34  1350.10     8.84
  1998 138.61 1429.26     9.70
  1999 163.80 1479.71     11.07
  2000 185.42 1589.34     11.74
    二、问题及建议    "九五"期间我市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已成为影响我市经济全面发展的一大障碍。
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没有随之同步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九五"期间,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由1995年的4392元/人提高到2000年的6276元/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70元/人提高到2000年的1892元/人,二者的差距由1995年的3122元/人扩大到2000年的4384元/人。我市有80%的农业人口,农村居民的收入上不去,全市经济很难有一个质的突破。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跟我市的产业结构中重工业比重过大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以前,我市经济定位于"重工业基地";改革开放以后,我市经济仍以汽车、摩托车等重工业行业为主,轻工业尤其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占工业的比重很小,由1996年的19.5%下降到2000年的14.4%,下降了5.1个百分点。曾经辉煌过的轻工业"五朵金花"已有两朵枯萎,这种状况不利于重庆经济的发展,因为重工业对农村地区的直接带动不大,只有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才能有效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真正形成大城市带大农村的良性格局。因此,宏观调控应加大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在资金的投入上应该向轻工业特别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倾斜,使我市的农村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二)我市人均GDP偏低,与全国及其它三个直辖市相比差距明显。
    2000年重庆市人均GDP为5157元,全国人均GDP为7078元,重庆人均GDP比全国人均GDP少1921元,仅为全国的72.9%。重庆与其它三个直辖市相比差距明显,2000年北京、天津、上海的人均GDP分别为22000元、17993元、34547元,重庆人均GDP分别为北京、天津、上海的23.4%、28.7%、14.9%。
    重庆人均GDP水平较低的原因主要是两次体制变化造成的。重庆综合体制改革以前的1982年,人均GDP为724元,全国人均GDP为526元,重庆比全国高37.6%,人口压力系数为0.724,比标准压力低27.6个百分点;综合体制改革以后,由于实行市带县的改革,永川8个县划入重庆使重庆人均GDP降低为489元,重庆比全国低7%,合并前后相比,重庆人均GDP为全国人均GDP的水平下降了44.6个百分点,人口压力系数改变为1.070,人口对经济的压力上升了34.6个百分点。经过全体重庆人民十三年的奋斗,终于赶上了全国平均水平,1995年重庆市人均GDP为4897元,全国人均GDP为4854元,重庆为全国的100.9%,人口压力系数为0.989,重庆与全国的水平基本持平。
    1997年重庆成立直辖市,涪陵、黔江、万县所辖的22个区县划入重庆,其中有20个贫困县,贫困人口达366万人,使重庆的人均GDP又回到低水平线上。直辖以前的1996年,重庆市人均GDP为5648元,全国人均GDP为5576元,重庆为全国的101.3%,人口压力系数为0.985;直辖以后的1996年,重庆市人均GDP为3913元,仅为全国人均数的70.2%,下降了31.1个百分点,人口压力系数为1.422,人口对经济的压力上升了43.7个百分点。说明由于人口的增加,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业人口的增加,加重了重庆经济的负担,这实际上是重庆对全国的贡献。因此,国家应该加大对重庆的投入和转移支付力度,以减轻重庆的负担。
    (三)我市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偏低,财力集中程度不够。
    2000年我市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7%,比全国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低3.3个百分点。在四个直辖市的对比中,上海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遥遥领先于全国及其他地区的水平,达到了38.5%,接近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其次是北京,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3.2%(1999年);排在第三位的天津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4.9%;我市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处于末位,比处于第三位的天津还低3.2个百分点。
造成财政收入较低的原因主要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政策更多地个人倾斜,加之我市国民经济正处于一个转型期,结构调整的任务十分艰巨,部分企业效益不佳,工业企业亏损现象比较突出、亏损面较大;税收法制不健全,税收监管力度不够,偷税漏税现象比较严重,制约了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
    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偏低,财力集中程度不够,直接影响到我市宏观调控和社会管理职能的发挥。从长远看,不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因此,正确运用财政政策,运用预算、税收、转移支付等财政手段,对于优化资源配置,调节收入分配,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和区域经济协调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
(重庆市统计局核算处 吕厚宜 秦瑶 涂明文)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2001年重庆统计年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