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借鉴北京经验应对突发疫情
发布时间:2021-12-05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回顾此次北京市的疫情,确诊病例主要集中在丰台区,其次是大兴区,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等有少量病例出现,北部的一些地方没有出现病例。也就是说,此次疫情集中在丰台区新发地批发市场周围,有轻微地向外蔓延,但是没有造成更大范围的扩散。
说北京市的疫情没有扩散,有哪些依据?第一,6月11日是北京市经过连续56天没有新病例以后,再次首次报告新的病例。这个病人最早出现症状是在6月5日,从病人出现症状开始他已经有传染性了,从6月5日—11日,这是疫情在不断地酝酿、蔓延、传播的过程。但这位最早病例的家庭成员,一个都没有感染。北京市根据最早就诊的几个病例,第一时间利用大数据锁定了这些病例的可能共同暴露特征,指向新发地这一个非常可疑的源头。根据这些信息,地方政府很快对新发地批发市场的工作人员、周边群众进行筛查。于是出现这样的情况——从6月11日1个病例,到6月12日的4个病例,到6月13日的30多个病例。需要强调的是,这些病例都是地方政府部门主动筛查发现的。也就是说,从最初的病人出现症状到就诊,总共只花了五六天的时间,留给病毒在社会上传播扩散的时间非常有限。
自6月11日北京出现疫情以后,北京市就迅速锁定了新发地批发市场这个疫情的源头,并在6月12日夜里就关闭了新发地市场,迅速切断了主要的病毒传播方式,这可以说是北京疫情的第一个拐点。接下来,北京市大力查找可能的病人,及时主动搜索其密切接触者,又很快对高风险地区进行了界定,并且要求高风险地区或有高暴露的人限制离京,这个时间也很短。由于这两个时间采取措施都很短,没有给病毒在社会造成更大扩散的机会。这些举措使得北京感染新冠肺炎的病例在短时间被发现,传播途径得到了控制,疫情得到了有效遏制。
疫情防控就像打仗,分秒必争,采取的措施快就有可能及时阻断疫情,及时防止扩散,稍微迟疑就有可能酿成大祸。可以说,北京此次能在较短时间内控制疫情,也是吸取了我国应对武汉疫情的相关经验。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北京市快速反应,第一时间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使得疫情没有扩散到更大范围。所以北京这次的有效控制也是武汉人民、北京人民共同努力的成果。
北京此次疫情的追溯也带来两点启示:第一,在56天没有病例的情况下,病毒是怎么被带到新发地批发市场的?另外,对新发地批发市场不同的从业人员进行分析发现,该市场位于地下一层的牛羊肉大厅同时也销售水产品,而在水产品区域的环境中,查到的核酸阳性比较高。水产品区域从业人员的发病比例比较高,也就是说,在这样一个局部的环境当中形成了病毒传播、扩散的中心。怎么形成的,目前还没有找到答案,我们正在努力破解这个谜。
去年武汉发生疫情时,最早发生的大部分病例在华南海鲜市场,也是发生在销售水产品和肉类的地方。这两种情况的相似性,为进一步破解新冠病毒来源这个谜题提供了新的方向。对此,我们希望能够尽快找到答案,因为这个答案不仅是回答北京这场疫情的关键问题,也是为其他地方防止发生类似现象提供科学支撑和依据。
当前,新冠肺炎还在全球大流行,在多数国家还是处在持续上升的态势。中国之所以把疫情控制在一个很低的水平,基本阻断了国内的传播,那是由于全国人民的参与,政府果断的措施,坚决有效,才使得我们仅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就将突如其来的疫情控制住了。但在美洲、欧洲、亚洲、非洲等多数国家,疫情仍然非常严重。这使得我国如果稍微不注意,输入的病例就会引起再次流行。零星疫情散发的风险仍然存在,而北京此次的相应举措,可以说给我国应对局部突发新冠肺炎疫情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
(本报记者 詹媛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