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科技之星,让星光照亮人生前程
发布时间:2021-10-14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应达成一个基本共识,青少年不能追什么样的星?那些只有颜值而无正向价值的星不能追,只有流量而无正能量的星也不能追。那些所谓的星,越有人气就越气人,对青少年的误导也就越大。
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正处于价值观塑造期,更容易追逐明星、崇拜偶像,追星称得上青少年的情感“刚需”。因此,在追星之路上,需要价值引领。
青少年该追什么样的“星”?追那些自觉把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星。比如钱学森、邓稼先、黄大年等人。这些科学家都是学成归国,做到了心有大我、至诚报国。以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为例,他生前担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黄大年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这样的星,该追!
科技之星值得追,在于他们身上有澎湃的爱国情,“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1950年10月,邓稼先取得博士学位不久即回到中国,“带着一脑袋关于原子核的知识”;1955年,钱学森突破重重险阻,终于回到祖国……一批批科学家为何那么渴望回到自己的国家?那是因为新中国刚成立,百废待兴,最需要人才,正如华罗庚在致中国全体留美学生的公开信中所说的:“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为了为人民服务,我们也应当回去;就是为了个人出路,也应当早日回去,建立我们工作的基础,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建设和发展而奋斗!”拳拳报国心,何等炽烈!
科技之星值得追,在于他们身上有深沉的报国行,为了祖国强大,“虽九死其犹未悔”。有个细节令人动容,当邓稼先领到原子弹研制任务,向妻子许鹿希告别,许鹿希问他“去哪?”“做什么?”“去多久?”邓稼先的回答是“不能说”。为了中国核科学事业,以荒漠为家,隐名埋姓长达30余年,邓稼先真正做到了“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这种付出和牺牲令人感佩不已。爱国是情感,也是行动。“殷红热血,精忠报国,他是共和国忠诚的奠基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中华民族不倒的脊梁。”这是《感动中国》写给邓稼先的颁奖词,也是对所有“两弹一星”元勋的致敬。
科技之星值得追,还在于他们淡泊名利,有强大的人格魅力和道德风范。举凡那些受人尊敬的科学家,无不坚守学术操守和道德理念,把学问和人格融合在一起,既赢得崇高学术声望,又展示高尚人格风范。他们不仅善养浩然之气,发扬我国科技界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还以身作则,严格自律,在攻坚克难、崇德向善中做到学为人师,令世人崇敬。这样的科学之星自带光环,具有强烈的感召力。
青少年该追什么样的“星”?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身上洋溢着富有感染力的正能量,一言一行都让人受到触动,都给人力量,都让人向善向上,都激励人们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真正的星,是大写的人。这,就是精神的力量,也是人格的魅力,吸引更多的青少年爱上科学,争当科技之星。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号角已经吹响。响应党的号召,听从祖国召唤,保持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科学技术进步、人民生活改善、中华民族发展作出贡献,让熠熠星光照亮前行的人生之路,则青少年未来可期,则国家和民族未来可期。(王石川)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追科技之星,让星光照亮人生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