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技术网-河南网站建设-上海网站建设-SEO优化-网络营销-SEO三人行

  • 专注网站建设 服务热线: 13061801310

当前位置:我爱技术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业余爱好者眼中柯达:凝结着战后一代人记忆

发布时间:2021-08-20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没有一个摄影师可以绕过柯达从而总结自己的职业摄影生涯。甚至没有柯达历史的摄影史也是不完整的

  “妈妈,别拿走我的Kodachrome”

  “Kodachrome,它带来如此鲜亮的色彩/他给夏天抹上绿色/哦,那感觉,让你觉得整个世界都是晴天/我拿到了一架尼康,我爱死了拍照片/所以,妈妈,别拿走我的Kodachrome。”摇滚歌手Paul Simon 赞美这一伟大的胶卷。

  美国媒体日前报道,美国伊士曼柯达公司准备数周内申请破产保护。作为感光技术的龙头老大,柯达在数码照相这一新技术领域并不具备先天的优势,而数字成像技术的普及意味着柯达公司丧失胶卷、相纸所带来的丰厚利润。

  “对于今天的年轻人而言,这种令人毫无想象根据的远古胶片到底是根本没几个人知道?还是根本没人感兴趣?这玩意重要吗?在后现代社会怀念工业时代顶级化工文明产品,仅仅是感情上的难以割舍吗?”当时的一位摄影师在柯达停产Kodachrome胶卷的消息下留言。

  “这个胶片,与其说是一种胶片倒不如说是一个文化符号,凝结着战后一代人的记忆。”一位策展人说。

  业余的大师

  “业余”这个词并不总是贬义。

  柯达为此设计了专门的宣传广告:“您只要按下快门,剩下的事由我们来做。” 无可争议,Kodak相机成功地掀起了摄影快照文化。柯达引发的摄影热潮迅速席卷了美国的业余摄影爱好者,甚至各种关于摄影的民间俚语都出自柯达,比如:Kodaking,Kodakers,Kodakery。

  据估算,到1898年,就有一百五十万台相机交到了业余爱好者的手里。

  那些业余者到底有多业余?

  最初投向市场的柯达相机的底片是圆形的,因为,这一方面可以掩盖照片4个边角成像质量差的弱点;另一方面,也照顾到了业余爱好者,让他们可以随意拿起相机拍摄,而不需要端得横平竖直。

  那些出自Kodak相机的早期照片皆为随意拍摄,完全出自拍摄者的个人喜好。印在底片上的有汽车、住所、宠物、自己的孩子和家庭旅行。但是经过时间的锤炼,这些现在都成了“碰巧的艺术”。

  如今,这些早期的照片大多在收藏家们的手里,这是摄影快照文化的真实记录。关于快照文化的历史和美学价值,一直是摄影史中不可跳过的章节。而且,也不时成为博物馆的座上宾,比如1998年,旧金山当代艺术馆的“快照:日常生活中的摄影,1888年至今”展,以及2000年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举办的“另一种照片:匿名摄影师作品”展。

  上帝的光影

  黑白摄影为什么是经典的?

  当理查德·艾维顿孤身一人,初次站在巴黎时,他没有想到布罗德维奇对自己的模特摄影作品并不感兴趣。它们被随手丢开。

  巴黎却成为他摄影生涯的起点,时年21岁的艾维顿此后将凭借着天赋一路狂飙,甚至长久之间,都没有时间回头一顾。

  艾维顿的习惯做法是将拍摄的人物至于空白的背景前,以镜头捕捉他们不为人知的本质。芭蕾舞王纽瑞耶夫畸形的双足,玛丽莲·梦露意外展现的极度哀伤,以及安迪·沃霍被刺后一尺长的疤痕。

  黑白是超现实的,它过滤了现实世界中的色彩,只留下光和影。而光,这是上帝拥有的东西。理查德·艾维顿成了一个利用TRI-X胶片捕捉“灵光”的人。

  “TRI-X是柯达公司最老牌的黑白胶卷,采取传统银盐工艺,涂层很厚,迫冲性能优秀,配合专用药水,即使将ISO推到3200度,而影调仍然可以保持相当的良好。和目前的新型胶卷相比,颗粒度和分析度不算优秀,但是这种胶卷的影调非常优秀,尤其是灰度,是灰得最优美的黑白胶卷之一,而且对曝光和冲洗要求比较宽容。”

  “你看它的曲线,是无可挑剔的,TRI-X对于物体的质感表达突出,在准确曝光,精心冲洗的前提下,TRI-X几乎可以给你一个无比享受的黑白世界。对于亮部和暗部的表现,TRI-X和Leica镜头的特点有近似的地方,就是暗部不容易下沉,亮部不容易溢出,而且容易扫描。”摄影师王淼谈论自己冲洗TRI-X黑白胶片时的感受。

  在来到巴黎之前,理查德·艾维顿曾因战争而应召入伍,但迎接他的却不是一杆枪,而是一架相机。当时他负责端着相机给海军士兵拍摄证件照。

  “我必定是拍了十万张困惑的面孔,然后突然惊觉,我正在当摄影师。”

  从海军退役后,理查德·艾维顿征用了自己的姐姐精心拍摄了一组模特摄影。带着完成的作品,他明确地知道自己应该找谁。

  在大西洋的另一边,《芭莎》的传奇艺术总监布罗德维奇却对他递上来的模特摄影不屑一顾,反而对他在服役期间拍摄的“大头照”上所展露的天赋给予肯定。

  摄影师王淼点评那些照片说:“这些照片干脆、充满爆发力,似乎在对着镜头大喊大叫!”

  这就是理查德·艾维顿一直潜藏的摄影天赋。一针见血的点拨让它毫无保留地显露出来,就像是被布罗德维奇将曝光在底片上,然后戳到理查德·艾维顿的眼前。

  在理查德·艾维顿开始自己的时装摄影事业时,当时的时装照片都显得呆板僵硬。艾维顿却在其中注入情绪和动感,掀起摄影界的革命。1955年,理查德·艾维顿为奥迪晚装拍摄的一辑黑白图片《多维玛与大象》,皮糙肉厚的大象与纤弱时尚的女模之间形成强烈的反差,一举奠定了他在时尚界的地位。

  “人像照片从来不是临摹。情绪或事实在转化成照片的那一刻后,早就不再是事实了,而是一种观点。照片没有不准确这回事。因此所有照片都是准确的,却没有一张是真相。”理查德·艾维顿后来总结自己运用天赋摄影的感受时这样说。

  民主的视觉

  回到1976,对于一个想拍出艺术化作品的摄影师来说,如果坚持在仓盒里面装进彩色胶卷,那么你所遇见的每一个同行都会拍着你的肩膀说,伙计,你还不上路。

  在“灵光”消逝的年代,摄影普遍被认为是一门技术,一种视觉消费。然而一个相互妥协的结果是,摄影也可以是一门艺术,当然,只限于黑白胶片摄影。摄影的艺术与民用被胶卷的色彩简单地区分开了。直到1976年。

  1976年,威廉·艾格斯顿终于说服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为自己举办了一个彩色摄影作品的个展。

  这个严肃的艺术机构的举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宣布了彩色摄影时代的到来。从此以后,色彩摄影似乎才是当代艺术,而黑白影像则给人恍若隔世的感觉。它们完全倒了个个儿。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业余爱好者眼中柯达:凝结着战后一代人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