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商大胆“跨界” 疫情中化危机为转机
发布时间:2021-04-02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中国侨网2月9日电 题:华商大胆“跨界”,哪一个最让你意想不到?
关闭原本拥有的大型仓库,转而开起酒吧?结束火锅店生意,转而经营起菜市场?这些让人意想不到的“跨界”,逐渐成为一些华商的“日常”。
疫情下,面对各行各业都“太难了”的局面,一些华商大胆自我革新,化危机为转机。
审时度势 “跨”入全新行业
疫情影响下,西班牙巴利阿里旅游业持续受重创,许多华商关闭了纪念品店批发仓库。海岸上还有一些出售衣服和纪念品的华商,但这属于季节性生意,他们也打算关门。
这时,有些华商将目光转向其他投资目标。帕尔马市中心多家酒吧、咖啡馆和餐厅在疫情重压下,急需转手,华商们利用这一情况,重新定向投资。一家中介的经理表示,由于需转手店面增加,店面价格一度下跌50%,引起签订新合同热潮。
还有很多沿海地区华商在城市内寻找店面开百元店,他们预计城市旅游业比沿海旅游业更早恢复,且此类商铺租金降低许多。Kim Xing就是积极转型华商中的一员,他选择开一家酒吧,这是他第一次经营酒吧,店里不仅提供西班牙传统小吃,还提供中餐和日本料理。
资料图:西班牙一家餐厅
面对疫情及时转行的,还有在马来西亚经营火锅店多年的彭添财。他表示,2020年3月当地执行行管令后第三天,他毅然结束火锅店生意,将店铺改为出售新鲜菜的市场。当时政府宣布火锅店不能开业,他不知道疫情会存在多久。
火锅店开销每月大约3万林吉特,包括员工薪水、租金及水电等。若长时间不开门做生意,不可能维持。“我就跟股东说,我们必须转行,不宜推迟。”收拾了店面,他做起蔬菜供应。
如今,菜市场不但给附近居民供应新鲜蔬菜,连附近餐馆及咖啡厅也都向他拿货。行管令期间,他也接受客户致电向他订货,他或工人会送货上门。
在欧洲也有更多类似事例,有些华商在国际贸易上敏锐察觉行业动向。疫情之初,他们转向做医疗物资贸易,逆势而上,取得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一些过去从事医疗器械行业的华商,抓住时机拓展业务,打出自己的抗疫品牌。
满足顾客需求 “跨”向新的“自我”
为挺过疫情,美国有些中餐馆根据事态变化调整经营方向和重点,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求生和谋变。
华人孔陟佳在美经营一家主打上海菜的餐馆,疫情期间,他不仅开发适合外卖的小吃、物美价廉的时令菜品,还整合三家店的人力物力、推出中央厨房,零售、批发、配送多管齐下。
当地政府要求关闭堂食时,孔陟佳很确定不能把心力花在户外用餐上。“我带入自己的感觉,天这么冷,在户外根本无法享受用餐的过程。”
结合居家避疫生活模式,他发现民众需购买冷冻产品,于是新增了上海口味鲜肉粽子等多种小吃,方便存放和二次加工,不会因为没能现做现吃而影响味道或口感。
他眼看疫情改变了民众的消费行为和观念,于是按少而精的原则调整菜单。“不求多,但求好,保持新鲜和干净,更符合后疫情时代大家对食物卫生健康的要求。”考虑到客人的实际消费能力,他的餐馆在菜价上做到可负担,让大家都有机会享用,而非因外形或包装花俏就提高价钱。
近年来,在马来西亚,有些民众不想到餐馆就餐,加上准备菜品耗时又费功夫,越来越多家庭选择外带团圆饭,不少酒楼餐厅都推出团圆饭外带服务。
资料图:马来西亚一家商场内的美食中心。中新社记者 陈悦 摄
今年,砂拉越等地推行防疫措施,春节期间民众不被允许外出到餐馆享用团圆饭,促使部分在外预订餐席的顾客改为打包菜品。说起团圆饭外带,为适应顾客需要,这项服务在不断发展着。从过去的单点鱼生与盆菜外带,到准备专属的5至6道年菜外带配套,团圆饭包含的菜色不断演变,甚至有业者经过巧思推出“年菜自由餐”服务。
一家餐厅的销售经理表示,“一般若遇到有顾客要求制作超过20人份的外带,我都会建议他们选择自由餐配套。”
为配合农历新年,套餐里的菜色也会做出调整。“包括增加诸如鱼生、‘横财就手’、发菜等一些华人较喜爱的有好兆头之意的年菜,也尽量会选择那些方便顾客外带的菜色,更包含新年布置服务。”
紧跟潮流 “跨”进“电子时代”
新加坡陈富枝一家三口经营着一个炸香蕉档口,随着疫情暴发,他们发现炸香蕉滞销了。档口坚持只用甜度极高的大王蕉,食材都从马来西亚彭亨和柔佛运来。然而,因疫情阻断措施,订好的香蕉无法送货,原本一周营业六天的档口,只能开三天。
儿子陈振铭把目光转向网络。他先通过社交媒体群组发帖求助,几经辗转联系上仍在运作的马来西亚批发商,解决了货源问题。之后在小贩朋友的推荐下,他在社交媒体送餐群组进行宣传。
在网络力量推动下,来自新加坡全国各地的订单纷纷多了起来。他又联系六到七名阻断措施期间收入大减的私召车和的士司机,请司机载送食物到全国各地。尝到甜头,陈振铭继续拓宽网络宣传渠道,甚至吸引到外国人慕名前来光顾。“现在的生意反比疫情前增加了三成。”
档口还实现了接受电子支付。陈富枝的妻子李瑞英虽完全不懂科技,不过学过英文,她慢慢学会如何用手机即时查看客人是否付款。
西班牙华商Jiajia Xu也巧妙运用社交网络平台出售自己的商品,一度成为当地“网红”。她经营着一家服装店,有时换上自己店里的服装录制视频,发布在社交平台上。许多粉丝都期待她的更新,看一看店里有什么上新产品。
在她不断努力下,网上销售额已经占其总营业额的30%,网上销售的方式让她免受疫情期间时间限制的困扰。
华商程鹏在罗马生活,他同时经营着亚洲餐厅、旅游公司和零售超市。疫情对各行各业冲击都很大。面对持续蔓延的疫情,他决定在这段时间拍摄短视频。
他的第一个系列视频《鹏哥去哪儿》在社交软件上发布,该系列视频主要是为疫情期间不能到意大利旅游的中国游客提供,向他们介绍小众、不被人熟知的意大利文化。
尽管第一次录短视频,但他组建了一个有编导、摄像、导演剪辑的小团队,该团队主要由影视传媒专业的中国留学生组成。“我现在做的事情对意大利华人群体也产生了不少影响。”
由于设备专业,剪辑拍摄出来的影片较为美观,不少华人对该形式下的短视频产生兴趣,纷纷向程鹏“取经”。
勇于改变,锐意进取,不断前行。相信凭着这股劲头,华商的未来一直可期。
(素材来源:西班牙《欧华报》、马来西亚《星洲日报》、美国《世界日报》、欧洲时报、新加坡《联合早报》等;作者:梁异;ID:qiaowangzhongguo )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海外华商大胆“跨界” 疫情中化危机为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