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发地市场探访记
发布时间:2021-03-26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2月6日凌晨5点多,记者走进北京新发地市场。
来往的货车在市场主要道路上不停穿梭,各主要交易区工作人员忙着装卸货物,一切井然有序。蔬菜交易区最为忙碌,场地里停满了大货车,装满蔬菜的箱子堆积在一起,几小时后,这些新鲜的蔬菜将出现在北京市民的餐桌上。
新发地市场是北京这座城市特殊的存在。北京市民餐桌上九成农产品来自于此,有人称这里是北京最大的“菜篮子”“果盘子”。每天凌晨,当城市还在沉睡时,位于丰台区花乡的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已经开始忙碌。
春节将至,很多在北京工作的外地人选择“就地过年”,节日期间北京的农产品供应是否有保证?事关餐桌安全的防疫措施是否有效?去年8月份复商复市以来,这个市场有了很大变化,“新”新发地到底新在哪里?带着这些问题,经济日报记者在春节来临之际探秘“新”新发地市场。
春节期间照常发货
“小心点,先把这边的卸下来。”有新发地“南菜大王”之称的商户鲁德传一边指挥员工装卸货物,一边还在不停地打着电话。鲁德传从事蔬菜批发生意快30年了,主要经营海南、云南等地运来的豆角和椒类,北京许多大型商超都是他的客户。
“节前南方的尖椒、圆椒等蔬菜价格比较便宜,在市场上有竞争优势。”鲁德传说,自己的日均进货量在100吨左右,随着春节临近,有时甚至超过200吨,“今年国家号召大家‘就地过年’,我和员工基本都不回家了,春节期间照常发货,供应充足。”
新发地市场工作人员介绍,每天大约有1.9万吨蔬菜从全国各地来这里“集合”,再走向消费者的餐桌。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董事长张玉玺说,为应对“就地过年”带来的农产品需求量增长,新发地市场动员商户增加产地农产品的采收和储备。同时,确保政府储备库的储备量充足,共同发挥保供稳价作用。
“据我们统计,今年决定留京过年的商户有5000多户,比去年增加了3000多户,而且他们备货非常充足,可以让大家过一个餐桌丰盛的春节。”张玉玺说。
姜涛在新发地市场从事生姜、大蒜生意有十几年了,每天进货量6吨左右,货物主要产自山东、河南等地。“不仅是北京,全国很多地方的批发商都到新发地来进货。”姜涛说,新发地市场的农产品不但品质有保障,货源都是一手的,其他农产品批发市场也从新发地采购。
6时许,姜涛看了一眼手机说:“往年这个点,正是最忙的时候。受疫情影响,这段时间客流量确实不如以前。春节市场供应没有任何问题,摊位会留人值守,正常收发货。”姜涛说。
疫情防控不松劲
冬春季节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特别是对于新发地市场这样人员和货物流动频繁的地方,疫情防控更是丝毫不能松劲。
记者乘车从新发地市场喜农门进入时,出租车司机和记者均被岗哨安保人员要求使用北京健康宝小程序扫码登记,测量体温正常后才放行。
张玉玺表示,做好疫情防控是保供的前提。对进场运输车辆,新发地市场执行严格消毒措施,对进场人员实行严格测温管理,并要求佩戴口罩。此外,市场还定期进行环境消杀,对进入市场的货品进行抽样检测。
记者在市场内看到,蔬菜和水果交易区设立了核酸检测点。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商户和市场员工每7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大货车司机进京要提供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谢军是某物流公司的大货车司机,记者见到他时,他刚把货运到没多久,准备去休息。“车上装的主要是茄子、黄瓜、西红柿等,都产自山东寿光,蔬菜品质好,需求量大,一些商户一天订购量能达到五六十吨。
据悉,新发地市场动员了所有符合条件的商户、员工接种新冠疫苗。张玉玺告诉记者,目前新发地市场内80%以上人员接种了疫苗。
打造大型新市场
2020年8月,在经过了改造升级后,新发地市场以崭新的面貌复商复市。改造后的新发地市场取消地下空间交易,全面取消零售功能。整个市场更加规范,卫生安全也更有保证。
在南菜交易区,经营云南产豆角的商户张女士告诉记者:“我们这边都是老商户了,很多人已经干了快20年,也见证了新发地市场不断的改造升级。”张女士说,自己感受最深的是环境变化,很多人提到农产品批发市场,第一时间想到脏乱差,但是现在环境比以前整洁太多了。
为方便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新发地市场外新设1000平方米便民菜市场,减少中间环节,供周边居民选购。据了解,目前新发地市场在北京建立了77家便民菜店,为987个社区居民提供生鲜品。
随着“直播带货”“线上团购”等新型电商业态高速崛起,线上消费场景渗入大众生活,并成为主流消费方式之一,新发地市场也紧跟趋势,打造了自己的官方线上平台——新发地掌鲜。
据了解,近年来新发地市场一直在实施“内升外扩、转型升级”的发展战略,正成为集农产品批发、物流集散、展示销售等为一体的新型花园式农产品物流园区。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北京新发地市场探访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