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技术网-河南网站建设-上海网站建设-SEO优化-网络营销-SEO三人行

  • 专注网站建设 服务热线: 13061801310

当前位置:我爱技术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2003年5月9日 北京佑安医院病区一天(附图)

发布时间:2020-07-15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2003年5月9日 北京佑安医院病区一天(附图)



护士王宏正在为患者戴氧气面罩。张志远/摄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风雨中你们轻轻地走来,危险中你们忘我向前。

  为了人民的健康你们不惧死神的威胁,多少次你们从死神的手中夺回即将失去的生命,多少次你们不顾危险而被病魔袭倒,但你们依然坚守着这生命的阵地,不让敌人向前半步。

  ——网友JJ

  

  医务工作者就是和平年代里的战士,是保卫人民健康的战士。佑安医院里日日夜夜为防治“非典”而默默奉献的护士们,正是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的非常战士。

  ——北京佑安医院院长赵春惠

  5月9日一大早,我来到佑安医院“非典”病区,四周绿树环绕、鲜花掩映、泉水丁冬,如此美丽的地方很难让我和把它和“传染病”三个字连在一起。经过院方同意,我换上防护服、戴上帽子,尽管除了脸部已经没有和外界透风的地方了,但在半污染区,工作人员还是又帮我套上了一件隔离衣,随后是手套、双层口罩、宽大的护目镜,最后是蓝色的鞋套。

  经过工作人员检查合格后,我走进了非典病房,见到了每天在电视上才能看到的非常战士。

  时间:上午8时

  人物:王宏

  推迟婚期抗击非典

  今年26岁的王宏是这个病区的副护士长,尽管此时她捂得很严实,但凭感觉她一定十分漂亮。现在是8时整,她正带领全体护士在护士站前交接班。在护士们一一查看病人后,王宏接待了我。因此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呈现在了我的面前。

  由于病房里护士人手较少,作为副护士长的王宏除了协助总护士长参与病房的管理工作外,还要参加大轮班,当天王宏是临床班。06病房的老李是一位重症非典患者,已经行气管插管上了呼吸机。走进病房小王一边为老李吸痰,一边亲切地和老李交谈着:“老李,别着急,今天的痰少多了,您正一天一天的好起来……”吸完痰,小王轻柔地为老李整理好被褥,透过护目镜,我看到她的目光里始终带着微笑。

  今年2月6日王宏做完婚检,原打算4月份春暖花开时举办婚礼。没想到3月初突然接到命令,到感染科护理“非典”病人,爽快的小王没有半点犹豫,给未婚夫打了个招呼就上岗了,并且一干就是一个月,每天几乎都是早八点上班晚八点下班。直到4月18日,她才和未婚夫把结婚证领了回来。

  小王告诉我,他爱人对她的工作特别支持,领结婚证还是未婚夫的主意,小王善解人意地对我说:“他这是让我踏踏实实的在抗非典的第一线安心工作,看来我的眼光还不错。”当我问到她对推迟婚期怎么看时,不善言辞小王只是隔着口罩对我说:“结婚早一天晚一天与人的生命相比太微不足道了,等我们战胜‘非典’后,我再和我心爱的人牵手走上红地毯时,我会感到更加幸福和欣慰的。”

  此时我真的被感动了,她的美丽已经不仅仅存在于她的外表。

  时间:上午10时

  人物:张勇勇

  妹上前线姐也请战

  在我进入非典病区之前,我听说这样一个消息:张莉莉和张勇勇是姐妹俩,都是佑安医院的护士,现在妹妹张勇勇已经在防治“非典”第一线工作很长时间了,姐姐张莉莉在“五一”节那天也到护理部递上了一份请战书,志愿到抗击“非典”的最前线去工作。

  上午10时,我看见张勇勇从81岁高龄的王林老先生的病房走出来时,一次性防护服贴在她满是汗水的身上。原来老人是一名偏瘫的非典患者,为了避免老人生褥疮,也为了让老人感觉舒适,护士们每两个小时就要为他翻身拍背一次。身高一米八的老先生体重足足90多公斤,每次这些瘦弱的护士小姐要两三个人一起用力才行。

  “听说你的男朋友是佑安医院的临床医师,如今也战斗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就在勇勇换上了一件干净的隔离服准备走进另一间病房时,我抽空提出了我的问题。“虽然苦点儿、累点儿,但我们不怕,我们相信‘非典’肆虐的日子不会太久了。医生、护士只有在这时才应该勇敢地站出来,保护人民的健康。”勇勇腼腆地对我说。当我告诉她姐姐莉莉也志愿到一线来工作的消息后,勇勇笑了,她说:“我是第一个知道这个消息的,我理解姐姐,她是党员,她的儿子今年才两岁,为了能来‘非典’病房工作,姐姐已经把孩子送到了远在房山的婆婆家,姐夫也特别支持她的选择。”最后,勇勇告诉我,姐夫的妹妹也是天坛医院的一名护士,现在同样战斗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

  一家四口都是非常战士,这不能不让我敬佩。

  时间:上午11时

  人物:赵大姐

  一天推20多桶氧气

  上午11时,护士赵大姐正在费力的向病房推着氧气瓶,因为有呼吸窘迫的患者都要用呼吸机,因而氧气的用量就特别大。赵大姐告诉我,为了避免疾病传播,减少更多的人进入病区,护士承担了更多工作范围以外的工作,一桶氧气重120多斤,一天就要推20多桶。

  年近五十的赵大姐,要是在企业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但她如今除了本职工作外,又学起了营养配餐。为了保证“非典”患者的营养,她每天根据患者的病情,一一征询他们的意见,逐个给他们定餐,遇到正在吸氧的病人,她还要一口一口的给病人喂饭……

  同样,“非典”病人进行输液治疗也很重要,液体大多是100ml或50ml的小瓶装,护士来回换液体,每天就要从治疗室到病房走上100多趟……她们的辛苦可想而知。

  不知不觉时针已指向12时整,往常此时正是护士们围坐在一起吃饭聊天的时间,而今天,这些护士依旧忙碌着自己的工作。

  王宏告诉我,现在在“非典”病区工作的医生、护士,一点时间概念都没有。每天下午一两点钟吃午饭、晚上九十点钟吃晚饭都是很平常的事儿,“而下班就更没点儿了,原因很简单,工作做不完,病人的病情变化需要我们留下来。”

  时间:下午1时

  人物:庞护士

  五次没接女儿电话

  下午1时,庞护士从患者王大姐的病房走出来,没顾上喝水、吃饭就马上给女儿回了个电话。

  庞护士已经三个星期没有回家了,年仅4岁的女儿实在想妈妈,想和妈妈说句话、听妈妈讲个故事,就五次给她打来电话。当时庞护士正在参与一位“非典”患者的抢救,时间就是生命,患者突然出现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必须立即行气管插管上呼吸机,小庞没有接听女儿的电话,而是以最快的速度和其他医护人员一起配合抢救。插管成功了,小庞依然留在了病房里,仔细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和呼吸机的运转情况。女儿的五次电话,她硬是没有接听。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2003年5月9日 北京佑安医院病区一天(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