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青海,江河山川从这里出发
发布时间:2020-07-13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今天,生态大省的青海借力“藏毯会”的舞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客商云集青海,不仅洽谈贸易、资源互通,还分享着我省生态建设之路上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技术成果。
这是深入实施“五四战略”、奋力推进“一优两高”,以积极融入“一带一路”为切入点,围绕共谋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务实之举;
这是推进生态文明交流互鉴、生态资源协同共享、生态产业加快发展、生态产品贸易融通,逐步将展会培育打造成全面展示青海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全景舞台;
这是建立健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交流合作的国际化平合。
坚持生态保护优先
守好蓝天碧水净土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为青海阔步前行指明了新方向、拓展了新视野、带来了新机遇。
秉持这样的生态理念,省委、省政府以“五大生态板块”为重点,着眼于系统保护和修复,扎实推进三江源二期、祁连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等一批重点生态工程,努力从整体上恢复和强化区域生态功能。
在位于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源园区的杂多县昂赛乡年都村里,10岁的旦正斯加和他的小伙伴旦正义西、岗尕措因为一串“最美生态项链”而成为当地的“明星”。这串“项链”是他们每次跟随大人上山干活时挂在身上的塑料瓶,而塑料瓶里则是他们随地捡起的废旧塑料袋等垃圾。
如今,旦正斯加小朋友和住在三江源地区的很多群众都惊喜地发现,消失多年的水獭、猞猁、兔狲、豹子等野生动物近两年又出现了,身边的环境更美了。
江源之美,美在生态,美在和谐。这样的生态之美仅仅是“冰山一角”。放眼全省,“五大生态板块”举措有力,务实推进。
青海湖裸鲤资源蕴藏量比2002年增长34倍,藏羚羊、普氏原羚种群数量均比保护初期增长2倍以上,藏野驴、雪豹、白唇鹿等濒危动物种群数量恢复增长;
承办全国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现场会,启动湟水流域规模化林场建设试点,森林覆盖率达到7.26%,涵盖水面、湿地、林草的蓝绿空间占比超过70%;
2016年,全国首属的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正式启动,一条从无到有的改革路径在美丽的江源大地开启;2017年7月7日,可可西里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紧随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之后,2017年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正式启动;今年6月,青海率先启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启动国家公园省建设,探索建设具有高原特色的国家公园集群,推进世界“第三极”生态文明……
五大板块持续发力
生态系统明显向好
八月的青海,天境溯源、夏都风情、海天一色,流动的画卷将一条通往青海湖的最美公路连接在一起,车辆穿行在蓝天、白云之下,驰骋雪山、油菜花海之间……前不久,一副青海湖畔的蓝天碧水、油菜花海美景再次走红网络。事实证明,绿色是青海的底色,也是最靓的幸福色。
近年来,我省将加强“山水草林田湖”自然系统的保护和修复,以“五大生态板块”为重点,有序实施三江源、祁连山地区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加快柴达木、青海湖、河湟地区综合治理工作进度。
在三江源区域,基本完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完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构建黄河源、长江源(可可西里)、澜沧江源“一园三区”的国家公园。
在祁连山水源涵养区,全面实施生态保护与建设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林地保护和建设、草地保护和建设、水土保持、冰川环境保护、生态保护支撑、科技支撑等七大类26项工程。同时,加强矿区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好祁连山山水林田湖生态修复,开展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环青海湖地区,启动环湖地区生态保护与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促进流域、林地、草地、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加强裸鲤、鸟类以及其它珍稀野生动物保护,加大沙漠化土地治理力度。通过多年治理,青海湖面积显著增加,流域区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水—鱼—鸟”共生的青海湖生态平衡系统形成。
在柴达木水源涵养区,启动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程,努力保护原生态地表地貌,恢复沙区林草植被,保护好土壤盐壳,适度开发利用林田、草原、水土、光热资源。
在河湟地区,将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推进青海省东部干旱山区国家生态屏障建设工程。持续推进林草植被保护和建设,加强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积极争取西宁、海东南北山百万亩林场项目纳入国家规划。
从河湟谷地到三江源,从青海湖到祁连山——行走在这片高天厚土上,我们欣喜地看到:青藏高原的生态系统明显向好。
生态大省的历史使命和行动自觉
青海一方面,深居高原,气候恶劣,植被稀疏,经济欠发达,荒凉落后曾经是这里的代名词。
青海另一方面,南有三江源,北是祁连山,东北青海湖,西边横亘昆仑山、世界自然遗产可可西里及中国“聚宝盆”柴达木盆地。
集大美与落后于一身的青海,发展的根基在哪里?我们的答案是——生态立省。
这样的生态地位注定要有一份沉甸甸的生态责任,作为生态大省,青海矢志不渝地把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任扛在肩上,践于行动中。
在生态领域,我省审时度势提出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如实施重大生态工程,以“五大生态板块”为重点,全面提升草原、森林、湿地、冰川、河湖、荒漠等生态功能和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我省统筹推进三江源、祁连山、青海湖、柴达木、河湟地区五大生态板块建设,推进小流域治理、坡耕地整治和淤地坝建设,大力实施国土绿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草原治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等工程,近五年来,累计投入各类生态建设资金达372亿元。
“十几年前,不下雨,风沙大,湖水干涸,踩在干枯的牧草上,沙沙地响,好像就要断了一样。”黄河源头青海玛多的牧民索索至今记忆颇深。如今,通过持续生态建设,黄河源头水草肥美,“千湖美景”重现。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生态青海,江河山川从这里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