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讯飞携手上海外国语大学合作一周年: 人机耦合是将人工智能
发布时间:2019-06-16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中新网上海新闻11月10日电(郭容)“人机耦合是将人工智能推向应用落地的关键且正在成为全球共识。” 11月9日下午,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为党委中心组做“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趋势及应用”专题报告中提到,“人机耦合的含义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机器辅助人工,另一方面是人工帮助机器。在翻译行业,如何运用人机耦合让机器如何更好地帮助口译,还值得我们去进一步探究。” 而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人工智能加速发展,呈现出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自主操控等新特征”,“构建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形态”。人机耦合已经成为当下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热点和趋势。
这一命题,科大讯飞正与上海外国语大学付诸实践并携手解答。2018年10月,科大讯飞与上海外国语大学宣布共建上海外国语大学-科大讯飞智能口笔译研究联合实验室,在机器翻译、人机耦合的同声传译、翻译辅助训练等方面开展积极探索与合作。上外高级翻译学院是中国第一个翻译学博士学位授权点所在地,获得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AIIC)的最高评级,荣获全球“一级会议口译教学单位”称号,并由此成为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国唯一一所名列世界“15强”的专业会议口译办学机构。
成立一年来,上外与科大讯飞的联合实验室正持续探索“人机耦合”方式,让机器作为助手,帮助人来学习、完成口译任务,更由此开发了一款辅助口译员的工具。从需求研究、软件开发、译员实验、产品打磨到第一次试用,双方进行了54轮学生对比实验,收集了近百条产品的改进建议,不断打磨。最终的实验结果中,以专有名词为主的口译信息完整度从88%提升到97%,而通过调查问卷,口译员有了参考信息,工作压力也下降了20%。
在当天讲座中,刘庆峰还介绍了科大讯飞在语音合成、语音识别、口语评测、语言翻译等智能语音与人工智能核心技术上的最新进展,并提到近日刚结束的2018国际口语机器翻译评测比赛,在这个吸引了众多科研院所和机构参与的比赛中,科大讯飞再次荣获第一,这也是讯飞在今年各类国际性比赛中获得的第九项第一。
“科大讯飞坚持‘平台+赛道’的发展战略,深入教育、医疗、政法、消费者等领域并推出各项应用”,刘庆峰表示,科大讯飞坚持“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因材施教成就梦想”的理念,促进教学模式创新。
而对于上海外国语大学以培养语言类学科人才见长的来说,与其焦虑于人工智能是否会“抢了同学们的饭碗”,不如鼓励学子更多接触和利用新技术、乐于辅助新技术的发展。上外党委书记姜锋表示,上外培养的应当是“高端交流”人才,在这一层面上人工智能还远不能替代人类。与科大讯飞的合作只是学校将来自人工智能的挑战转化为新机会的一环——在智能口笔译实验室之外,上外大力支持与倡导人工智能与相关学科的交叉研究,建立了“脑与认知科学应用校重点实验室”“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应用实验室”等多个高端实验室,积极鼓励学者从事与国际接轨的前沿研究。
当天讲座后,科大讯飞与上外共同举办了“人工智能时代翻译行业的发展研讨会”,上外党委书记姜锋、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倪闽景,上海外国语大学特聘教授、联合国日内瓦口译司前任司长李正仁,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张爱玲、科大讯飞消费者事业群副总裁、听见科技总经理王玮等参与研讨。(如有需要,再行补充座谈会重要观点)
未来,科大讯飞与上外将继续强强联手、优势互补,进一步推动翻译行业人才培养与人工智能翻译技术的变革。正如讯飞所说,人机耦合不仅是技术发展趋势,更是社会伦理发展要求,比人类更强大的不是A.I.,而是掌握了A.I。的人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