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库钓鱼、以诉代销:“黑洞”牵出视觉中国盈利链
发布时间:2019-04-16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今天,视觉中国迎来了第三个跌停,股价为20.41元,多家下调其估值,最低下调到18.37元……连续不断的危机,让这个以“视觉内容”生产、传播和版权交易为核心的互联网科技文创公司在巨量限售股解禁的关口显得格外狼狈。在各方不断爆料下,“黑洞事件”牵出了视觉中国商业版图的生态链,曾多次被人诟病的盈利模式再度成为关注焦点。
十年涉诉讼超1.2万件
作为一个互联网版权图片交易平台,视觉中国曾公开表示,平台的商业模式是公司与“版权视觉内容”的生产者签署代理协议,获得内容的分销权;使用者通过公司平台付费获得版权内容的使用授权,相应的内容生产者获得按协议约定的分成。通过该授权模式,2018年前三季度,视觉中国营业收入7亿元,净利润 2.2亿元,较2017年同期增长35.31%。
可观的营利数据背后,却是版权诉讼的频发。记者通过天眼查数据看到,从2009年至今,视觉中国的主体公司视觉(中国)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涉及法律诉讼达141条。其旗下两家公司汉华易美涉及法律诉讼4011条,华盖创意涉及法律诉讼8000余条,三家公司涉及纠纷案件共12000余条,其中案由绝大部分为起诉他人公司作品侵权。
记者在调阅这些法律诉讼案件中注意到,在汉华易美起诉联合利华(中国)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一案中,因联合利华在“旁氏Ponds”官方认证新浪微博中使用了10张美国Getty公司享有著作权的摄影作品,汉华易美要求赔偿经济损失及维权合理开支100000元。同样,在与卜蜂莲花公司的侵权纠纷中,因“卜蜂莲花之家”微博使用了4张Getty公司的图片,汉华易美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及维权合理开支40000元。这意味着,视觉中国在类似索赔案件中,每张图片的索赔价格高达1万元。
“以诉带销”成套路
视觉中国尝到了版权诉讼的“甜头”,却也卷入了“维权式营销”的争议中。“黑洞照片版权事件”爆出后不久,就有知名博主在微博上质疑视觉中国长期以来的“图库钓鱼”操作:将大量的图片散布到各种所谓免费的图库网以及公共网络上,等着各公司年轻的设计师们下载并使用这些图片,视觉中国则会定期检索这些图,“如果是中型公司,有收入的,大半年就能收割了;如果是小公司,那就再养个两三年收割。”
与早年间的“肉眼识图维权”不同,视觉中国对外披露称,早在2017年,平台就已经自行研发完成了一套基于图像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鹰眼”系统,包括自动全网爬虫、自动图像比对等能力,自动处理约200万/天以上的数据,能够追踪到公司拥有图片在网络上的使用情况,并提供授权管理分析、在线侵权证据保全等版权保护服务。“这套‘鹰眼’系统大大降低了获客成本,实现客户数量大幅增长,仅2017年,公司通过‘鹰眼’系统发现的潜在客户数量同比增长84%,通过‘鹰眼’新增年度协议客户数量同比增长超过54%。”
视觉中国在财报中的表述成为受外界诟病的原因之一:以诉带销,将版权保护和销售获客做紧密结合。“法院最终判决的赔偿金额远低于视觉中国的索赔价。因此视觉中国向企业发来侵权律师函后,如果企业愿意认错,妥协做小额赔偿并签约成为客户,视觉中国通常会放弃具体起诉事宜。”一位北京某4A广告公司的经理表示。
签约摄影师难以维权
版权风波之下,相比多方舆论对视觉中国商业模式的“口诛笔伐”,不少摄影师却选择力挺该平台。“除国旗、国徽这些公版图外,更多图的版权是从无数签约摄影师那里得到的。自媒体违法使用这些作品凭什么不该赔偿?”一位摄影师表示,自己的作品曾多次被不注明来源地随意取用,不但没有稿费,很多时候连招呼都不打一声,“视觉中国让很多摄影师多少有了些补贴,图片维权不能一竿子打死,更不能让盗图者侵权侵得理直气壮。”
但也有摄影师公开质疑称,视觉中国在上游压低克扣签约摄影师的分成,最低分成仅2.5块钱每张,在下游“维权式销售”,不接受删除道歉,且一张图片能索赔多少摄影师并不清楚,“如果独家签约视觉中国,得到25%或30%的分成比例,摄影师也必须将维权事宜独家授权给平台,这意味着很多摄影师在遭遇侵权时无法自行维权,全指望平台来伸张正义。”
视觉中国有无辜负签约摄影师的维权期待?每个摄影师有着自己的答案。但创始人柴继军此前接受媒体采访的言论值得玩味:“我们希望和有需求的用户签署长期合作协议,走到诉讼阶段只是极少部分。即使最终通过诉讼,大多数也是和解,我们甚至放弃执行诉讼赔偿部分,最终只执行合作协议”,“绝大多数客户都会在司法诉讼判决前与我们达成和解,并成为长期合作客户。最终通过法庭诉讼生效判决的金额不超过0.1%”。
原标题:图库钓鱼、以诉代销:“黑洞”牵出视觉中国盈利链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图库钓鱼、以诉代销:“黑洞”牵出视觉中国盈利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