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技术网-河南网站建设-上海网站建设-SEO优化-网络营销-SEO三人行

  • 专注网站建设 服务热线: 13061801310

当前位置:我爱技术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全国35.9%“灵活用工”岗位在上海

发布时间:2019-04-08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近5年间,得益于众多共享技能型平台的产生,灵活就业者的种类不断丰富,市场上灵活用工覆盖领域逐渐扩大。

上海灵活用工占比最高

劳动报记者从上海外服集团的《灵活用工业务现状与趋势报告》获悉,从行业上看,灵活用工主要集中在制造业(12.9%)、互联网行业(11.2%)和批发零售行业(9.5%);从岗位上看,灵活用工使用率最高的岗位依次为前台(49.6%)、IT人员(46.12%)和办公室行政人员(45.69%)。从地域上看,上海、北京和广州的灵活用工比例最高,全国一半以上的灵活用工出现在这三座城市(57.5%),其中,又以上海最高(35.9%)。

市场上的灵活用工岗位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通用型岗位”,即各行业、各领域都会设置的具有支持性、管理性和职能性的岗位;另一类是“专业型岗位”,即需要特定行业背景或职业技能的岗位。

报告显示,近七成(68.5%)企业选择在通用型岗位上采用灵活用工;而以往企业更青睐直接雇佣的专业型岗位,如今的灵活用工比例也已近半数(44.8%)。由此可见,企业对灵活用工的接受程度正在不断提升,灵活用工的岗位范围也在日益扩大。

从学历上看,在专业型岗位中,高学历人才集聚,硕士以上学历员工占比达到19.25%;在通用型岗位中,本科以上学历员工也已超过半数,达到51%。从年龄上看,无论是通用型岗位还是专业型岗位,都更青睐年轻员工,两类岗位40岁以下员工比例均超过了80%。

存在岗位高端化趋势

全球专业招聘公司米高蒲志(中国)董事总经理彼得·史密斯指出,“以前人们对灵活用工存在误解,认为灵活用工形式只存在于初级的事务型职位中,而绝大多数围绕着薪酬、职业发展和平台的担忧皆来源于此。”

可最新调查却发现,企业招聘的灵活用工人才大多为中高层管理人员,有时甚至是领导层人员。调研还发现,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的兴起,企业对一些专业技能的中高端岗位要求相对较多,需求量也比较大。在这些领域中,专注灵活用工的专业人才是比较短缺的,需要专业顾问在市场上帮助企业搜寻。

全球专业招聘集团瀚纳仕大中华区执行总监兰熙蒙(SimonLance)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眼下,中国的灵活用工就业人群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类领域:

一方面是以生活服务型岗位及劳动密集型岗位为主的蓝领群体;另一方面是科技发展所需要的中高端技术类岗位,包括IT人员、人工智能开发人员、系统工程师等等;此外还有专业性较强的辅助型职能岗位,例如HR、律师、财务等领域的资深就业者也是灵活用工的积极尝试群体。

利于女性、退休人士等就业

细分来看,兰熙蒙认为对女性来讲,灵活用工能有效地减少职场性别歧视,推动性别平等。女性生育是职场的一道坎,很多企业在招聘初期就对已婚未育女性存在歧视,生怕一旦生育,数个月的产假会影响工作。而现在的趋势是,不少企业会通过招聘灵活就业者来填补女性员工产假期间的用工需求,这样,女性员工在生育期间也就减少了顾虑。

他还提到,不少拥有三、四十年工作经验、已经退休却身强力壮的专业人士亦是灵活用工的主力人群。“他们累积了多年的专业经验,不让他们发挥是很浪费的,”他补充,“但是他们又不想做全职的工作,因为太辛苦。在这种情况下,做灵活用工项目可以贡献他们的所长,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不与社会脱节。”

1

袁海潮职业:平台送餐员年龄:30岁

85后袁海潮是一家网络外卖平台的骑手,当送餐员一年多,他的脸膛儿和小臂晒得黝黑。他说:“我们没有五险一金,社保是从这里断缴的。”

时间弹性月收入有时能上万

时间弹性但不签劳动合同

袁海潮的父母都是黑龙江农民,大专毕业那年,因为学校跟大连的一家国企有合作协议,他顺利成为一名国企工人。“那时真是有单位的人,签劳动合同,有五险一金。”不过,这份工作他没干长久,为了当时的女友、现在的妻子,袁海潮辞职到上海来。

说到自己目前的工作状态,袁海潮还是比较满意的。虽然做骑手,每天都风吹日晒,但是他从来没有因此怠慢自己的工作,“下暴雨的时候经常能看到一些顾客会留言说让我‘慢一点’、‘不用着急’之类的话,觉得他们像是老朋友一样在关怀自己,很感动。”

当然他也很喜欢现在相对弹性的工作机制,“每天早上八点之前把女儿送去上学,之后我就可以上工了。”妻子的身体不太好,骑手的工作也能让他方便照顾家里,“我从家骑电瓶车到站点只要十多分钟,平时就在附近送餐,家里有什么事都能及时照顾到。”他说。

现在,袁海潮每个月一般能拿到8000多元工资,有时送单量特别高时,他也能成功栖身月入过万一族。

弹性的工作时间、不错的月收入,然而袁海潮对自己的职业仍有一份困惑及顾虑。

“别人问我在什么单位上班,我都会报平台的名,不然怎么说呢?我就是在全职干这个啊。”可说是这么说,曾在国企工作过的袁海潮却很确定,他与平台之间签订的不是劳动合同,“我们没有五险一金,”他说,“我的社保就是从这里开始断缴的,现在我只有在平台买的商业意外险,听说出事能给赔个70%到80%。”

没有职业安全感是最大阻碍

袁海潮真正开始考虑这个问题是在听说一个前同事的事故后。“他送餐时出了交通意外,保险也赔了一部分,但养了好几个月才好。他撞的不算重,可要是真出了大事怎么办?”袁海潮知道,“你是企业员工企业才会管你,如果出了工伤会有工伤保险赔偿,企业也会有津贴,重的会有终身保障。现在,我们谁的员工都不是,出了问题谁管我们?”

虽然很少有平台跟网约工签订劳动合同,但看似管理松散的网约平台,对旗下这些灵活就业者实际有着不少规章制度。

“我们肯定要服从平台管理的。”袁海潮说,“例如每天9点到站点点名、开会;另外平台派的单是一定要接的,除非你有特殊情况。”

“派单必须接”的规定在专车平台上也不少见。“我们如果拒单就会被扣服务分。”专车司机小吴告诉记者,“扣服务分就意味着以后给你发的单会减少,挣的钱就会相应减少。”在一些打车平台,服务分跟司机的很多利益相关。

此外,网约平台也会设定服务规范。“要求我们送餐要穿制服,如果没穿被拍到,罚款100元。”袁海潮说。打车平台也会要求全职司机穿规定服装,小吴的工作服就是自己购买的白衬衫、黑领带、黑皮鞋,“还要说服务话语,比如上车欢迎,下车道别,提醒系安全带等。”同样,不遵守会有相应的惩罚措施。

“任何自由都有代价吧,我们工作时间和地点的自由,代价就是员工和机构的劳动关系变得难以认定。”小吴说。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全国35.9%“灵活用工”岗位在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