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技术网-河南网站建设-上海网站建设-SEO优化-网络营销-SEO三人行

  • 专注网站建设 服务热线: 13061801310

当前位置:我爱技术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上海专家尝试免疫监测治疗骨肉瘤 变被动抵御转为主动防范

发布时间:2019-03-27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医学专家正探索开展骨肉瘤的免疫监测治疗,希望通过激活病人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抗癌。 受访者供图

中新网上海3月26日电 (记者 陈静)青少年时期人的骨骺生长活跃,骨肉瘤是青少年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青少年肿瘤最常见死亡原因之一。中国医学专家正探索开展骨肉瘤的免疫监测治疗,希望通过激活病人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抗癌。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胡海燕26日对记者表示,在过去的几年里,通过激活病人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抗癌的“免疫节点抑制剂”在肿瘤研究领域声名鹊起。其所在科室自2014年以来尝试对晚期骨与软组织肿瘤患者拟定了多种免疫联合靶向,免疫联合化疗的方案。

她说,一些高度恶性、多次复发经历多次外科手术和多次化疗,却效果不佳的患者病情得以稳定。合适的时机合理应用免疫治疗为延长骨与软组肿瘤患者的生存添砖加瓦。据悉,“免疫节点抑制剂”已广泛用于恶性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肠癌等肿瘤治疗。但免疫节点单药治疗的总体反应率并不理想,在20%左右。

上海市级医院肉瘤临床诊治中心(SSCC)主任、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姚阳告诉记者,上世纪70年代以前,外科手术是治疗骨肉瘤的主要方法;70年代以后,随着化疗药物的发展,化疗与外科手术完美结合,骨肉瘤骨转移及局部复发都大大减少,5年生存率从20%提升到60%以上。

相比国外,目前中国患者骨肉瘤临床治愈率仍不如人意。姚阳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社会大众对骨肉瘤的认知不足,使得疾病发现晚、患者就诊晚;化疗剂量不标准、疗程不全;基层医务人员对疾病认识有限,做出错误诊断和治疗。

这位专家表示,骨肉瘤因为症状不典型,初期表现为腿部和手臂骨骼的疼痛,往往被误诊。被家长误认为是孩子的生长痛,或是因为顽皮、运动导致的疼痛。

姚阳对记者说,目前在大剂量化疗的支持下,随着关节假体不断完善,骨肉瘤截肢人数大大减少。他指出,保肢是每一个患者殷切的希望,但是达不到安全边界的盲目保肢却是贻误治疗加速转移的“恶魔之刀”。据悉,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一直桎梏是骨肉瘤患者长期生存的瓶颈,一旦肺转移,患者5年生存率不足20%,根治的机会更是非常渺茫。

这位专家把“T细胞”形象地比作机体安全卫士,负责清除体内肿瘤细胞,但狡猾的“敌人”,非常擅长伪装自己。他指出,骨肉瘤的免疫监测治疗,希望通过激活病人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抗癌。

据了解,骨肉瘤是高侵袭性肿瘤,术后2年是复发和转移的高发期。目前传统的骨肉瘤治疗经过新辅助、手术、辅助化疗后就进入了随访观察期。对于一些高危患者目前没有很好的干预手段。

姚阳教授提出,针对这些骨肉瘤高危病人在辅助化疗结束后通过相关治疗,撕掉肿瘤细胞的“防护面纱”,提高患者淋巴细胞的“攻击力”,从而坚固自身防御“堡垒”,在低瘤负荷的微小残留期“围剿”肿瘤,不让肿瘤有远处转移和复发的机会,将肿瘤治疗从被动抵御转为主动防范。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2015年因伤后骨折发现罹患骨肉瘤的高雅君一直在上海六院接受治疗,病情发展可谓“跌宕起伏”。她先后接受20多次化疗,经历了保肢及三次肺多发转移灶的切除术,术后肺转移复发的时间越来越短,在第三次肺转移复发切除术后,因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她无法再承受化疗。目前已接收1年半免疫治疗的高雅君,肿瘤没有再卷土重来。(完)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上海专家尝试免疫监测治疗骨肉瘤 变被动抵御转为主动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