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推进“中国审美”课程,探索艺术专业大学生思政
发布时间:2019-03-25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原标题:由“艺”及“道”,学子跟着“大牛”拾贝
上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大一学生吴欣怡选修的“中国审美”课程上了一堂出乎意料的书法课。主讲人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研究所书法硕士生导师俞丰教授,从孔庙中五座碑刻不同的书法特点说开去,乙瑛碑平正秀逸、史晨碑肃括宏深、礼器碑瘦硬、张迁碑古拙、曹全碑圆润灵动……尽述汉代笔端气象万千。“原来中国古代书法之美,还有那么多等着我们发掘。”小吴说。
2017年至今,“中国审美”选修课程以中国美学思想为理论内容,请来校内外“大牛”,展示讲授各类传统艺术门类的独特之美,建筑、园林、中国画、戏曲、诗歌、围棋、古琴、扎染……融汇成青年在大学时代体悟中国美的盛宴。“推进‘中国审美’课程的初心,是探索艺术专业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模式。”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俞振伟说,选择从美育入手,目的是让怀揣艺术梦想的年轻学子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养分,为艺术专业学习打下一层“中华底色”。
“好狰狞”,哪里美了?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一年级学生李小夏印象最深的,是讲中国画那一课。老师向大家展示了北宋名家苏轼的名作《木石图》。小李满怀期待一看,图中一株枯木状如鹿角,一具怪石形似蜗牛,怪石后伸出星点矮竹。第一感觉“好狰狞”,哪里美了?老师细解,这画又名《枯木怪石图》,用笔看似疏野草草,不求形似,其实行笔的轻重缓急、盘根错节,都流露出作者很深的功底。另一方面,这图意在写意,而非风景,实为画家以画寄情,直抒胸中盘郁。当心灵上走近当时的苏轼,再看这画,意韵深远,回味无穷。
“我还记得上建筑这一课时,来的是复旦大学王振复教授,他是文艺学(中国美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李小夏说,“王教授讲了中国古代建筑特性后说,‘都知道诗情画意,其实建筑也有建筑意。’这给了我这个门外汉一个很重要的启示。”王教授讲的是梁思成、林徽因的《平郊建筑杂录》:“顽石会不会点头,我们不敢有所争辩。那问题怕要牵涉到物理学者,但经过大匠之手泽、年代之砸磨,有一些石头的确是会蕴含生气的。天然的材料经人的聪明建造,再受时间的洗礼,成美术与历史地理之和,使它不能不引起鉴赏者一种特殊的灵性的融合、神志的感触,这话或者可以算是说得通。”
古琴文化流淌青年心间
上周三的上课老师让许多同学讶异——这天的主讲人是沪上围棋名家曹志林。这位13岁开始下棋的前国手从山海经里的“尧造围棋,已教丹朱”,讲到已知最早的棋图“孙策诏吕范弈棋”,从盘上十九道纵横,说到围棋规则框架下10的170次方个变数……
大一学生吴以聪选修“中国审美”的原因是“喜欢古装剧”,没想到接二连三来的各专业领域“大牛”让她忘了“古装剧”初衷,在传统美学文化的世界中“拾贝”。翻看课程专家组成员名册,校内专家包括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艺术史论专家刘传铭教授等。校外名单更长——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虞伟说“京韵之美”;东华大学教授、博导包铭新讲“中国服饰”;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李景侠带领学生,领略中国传统音乐的艺术魅力……
前几天,现代广陵派琴家、扬州龙吟乐器研究所所长马维衡站上讲台,不讲琴韵,先说制琴。辨择良材,刨削琴腹,修酌琴型,调制灰胎,篆刻琴名,上弦校音……斫琴大家娓娓道来,千百年古琴文化在青年心间流淌。
“这是一个养人的过程”
环境设计学院会展专业学生莫廷雷今年大三,大二时选修了“中国审美”。在他看来,这门课程是“一个养人的过程”。“过去说到中国式审美,第一反应是一种标志性花纹、一种图案,或者一种颜色,学习了之后才逐渐感受其深远内蕴。”
“中国审美,是以‘中华美学精神’为出发点和指向的。中华美学精神扎根于中华古典文化之中。当然也应该包括当今中国审美风貌。但现代中国审美还在转型中,无法定型定性,也限于课时、精力,我们主要着力于对古典美学精神的发觉与传承。”中文教研室主任潘端伟博士,是课程的主要负责人和策划者之一。中国古人“有美无学”,没有所谓的“美学原理”,但他们有丰富的美育教育教学活动,诗礼乐就是以审美来育人的理念,琴棋书画是常用的育人手段。负责课程统筹策划的基础教育学院副院长魏志强认为,这些都不该丢,应该根据新时代重新审视利用起来,由“艺”及“道”。
经完善,这门课程已经从单一的讲座,发展为一个整体性的课程模块——包含美学原理、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两门原理性课程,以及“琴棋书画”等艺术门类体验课程。